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著增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自2005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快十年,其实施效果如何?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以及实证研究等方法,从移民生产状况、生活状况、主观评价三个方面构建19个评价指标,结合9个县437份调查问卷,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均有所改善,但生产生活综合效果提高不明显。移民对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一般,表现出来心理适应困难。整体看来,移民工程实现了“迁得出,稳得住”的目标,但尚未达到“能致富”。考虑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殊性,要提高其效果,在今后的措施上要做到:一是提高生态移民政策实施效果,做到政策的科学性;二是多渠道增加移民的收入,加快发展后续产业,这是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效益的关键;三是要完善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四是强化移民心理辅导。
【关键词】:三江源 生态移民 实施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及创新10-11
- 1.2.1 研究方法10
- 1.2.2 研究创新10-11
- 1.3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介绍11-14
- 1.3.1 三江源生态移民范围11
- 1.3.2 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类型11-12
- 1.3.3 三江源生态移民政策12-14
- 第2章 生态移民国内外研究现状14-20
- 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2.2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第3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26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0-21
- 3.1.1 可操作性原则20
- 3.1.2 系统性原则20-21
- 3.1.3 代表性原则21
- 3.1.4 可比性原则21
- 3.2 生产状况指标构建21-22
- 3.2.1 宏观生产状况指标构建21
- 3.2.2 微观生产状况指标构建21-22
- 3.3 生活状况指标构建22-23
- 3.3.1 社会保障22
- 3.3.2 生活水平22-23
- 3.4 移民主观评价指标构建23-26
- 3.4.1 政策评价23-24
- 3.4.2 适应性评价24-26
- 第4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分析26-54
- 4.1 生产状况26-32
- 4.1.1 宏观生产状况26-28
- 4.1.2 微观生产状况28-31
- 4.1.3 生产状况小结31-32
- 4.2 生活状况32-38
- 4.2.1 社会保障32-34
- 4.2.2 生活水平34-37
- 4.2.3 生活状况小结37-38
- 4.3 生产生活状况综合评价分析38-45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38-42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42-44
-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结果44-45
- 4.4 移民主观评价45-54
- 4.4.1 政策评价45-50
- 4.4.2 适应性评价50-54
- 第5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总结54-58
- 5.1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所取得的成果54-56
- 5.1.1 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54
- 5.1.2 改进基础服务设施54
- 5.1.3 带动移民素质的提高54-55
- 5.1.4 缓解三江源地区贫困55-56
- 5.2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56-58
- 5.2.1 移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不到位56
- 5.2.2 生产收入增加缓慢56
- 5.2.3 社会保障程度低56-57
- 5.2.4 心理适应较困难57-58
- 第6章 提高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的建议58-63
- 6.1 提高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效果58-59
- 6.1.1 增加信息透明度,,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58
- 6.1.2 做好政策实施的后续工作58-59
- 6.2 提高移民技能,多渠道增加收入59-60
- 6.2.1 增加技能培训项目59
- 6.2.2 积极发展后续产业59-60
- 6.2.3 大力组织劳务输出60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60-62
- 6.3.1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61
- 6.3.2 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61
- 6.3.3 加大医疗保障力度61-62
- 6.4 强化移民心理辅导62-63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63-65
- 7.1 研究的结论63-64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 附录A调查问卷70-76
- 作者简介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福敬;;我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观察 “移”近幸福[J];当代贵州;2012年16期
2 唐福敬;;为“最大的民生”急行军——我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观察[J];当代贵州;2012年16期
3 吴纪树;;生态移民若干法律问题初探——以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引入[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02期
4 张吉刚;;搬得出 留得住 能致富——铜仁市万山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贵州;2013年13期
5 沈阳;花菊萍;;团结村:“一迁七得” 移民过上新生活[J];共产党人;2011年20期
6 景清海;;强力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J];共产党人;2012年16期
7 ;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2—2020年)的批复[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6期
8 陶克图;;搬得出 稳得住 发展好 能致富——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启动[J];宁夏画报(时政版);2008年02期
9 敖敦高娃;杜富林;胡日查;;内蒙古镶黄旗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张丽君;;沙漠化牧区生态移民工程效益评价——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J];创新;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买锐华;马成文;;银川生态移民工作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丽娟;我盟生态移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马占鹏;同德:生态移民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N];海南报;2009年
3 记者 阎文华;银川生态移民工程昨日举行启动仪式[N];宁夏日报;2011年
4 记者 瞿学江;我区审计强化生态移民工程监管[N];宁夏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杨萍 何建成 杨钦茜;我市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N];铜仁日报;2012年
6 记者 吕欣;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为边远人群移出致富路[N];遵义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李佳;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投资4158万元[N];六盘水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飞;大战60天 确保全面完成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目标任务[N];黔西南日报;2012年
9 记者 毛可;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有序推进[N];六盘水日报;2013年
10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执笔 陈政 陈曦;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及描施[N];贵州民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淼;生态移民工程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卡那·吐尔逊;新疆生态移民工程政策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宝鲁;浑善达克沙地牧区生态移民工程效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4 敖敦高娃;生态移民工程对锡林浩特市移出牧民收支的影响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玉冰;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生态移民工程效益评价及满意度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露雨;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7 马斌;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