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7 17:57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特别是过去的十几年间,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迅速发展起来,迄今有很多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参与一体化组织程度的差异性入手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同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本文以关税同盟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比较分析和图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加入一体化组织的动因、一体化组织的政策导向性以及产生的经济效果这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建立一体化组织的动因不同,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形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成员间存在垂直分工的南北型一体化组织相比较南南型一体化组织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果;由于扩大区外合作能够弥补区域内经济互补性不足的缺陷,因此目前比较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的政策导向性大多偏向于外向型;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比重普遍偏低,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领域单一,另一方面成员国之间由于出口产品结构类似而产生了伙伴国之间的恶性竞争,成员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这种情况就需要完善的争端协调机制。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组织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们应该积极组建东亚共同体,充分发挥东亚地区很强的区位优势。我国在进行区域合作时,要以贸易合作为核心,把合作领域深化到政治、文化、运输等方面,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提升的速度,着力创造自主品牌,避免不必要的贸易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114.46
本文编号:2631137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114.4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亚敏;发展中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1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3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