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地方财力不足与地方收入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05:26
【摘要】: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方面成效显著。由此而释放出的巨大改革效率因素,业已成为推动中国整体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分税制改革以来,与之相伴随的基层政权财政困难,地方政府支出安排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县乡两级因财政困难而导致的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基层政权运转不畅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的日益发展,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分税制改革所引发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基层政权财政困难的局面却又实实在在的出现了,而且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越来越大,这一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又作何解释呢?可以将分税制改革与基层财政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三个问题一起放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下进行具体思考,分税制建立规范、完善、高效的分级分税财政体制目标相距更远了。正是这种体制上的缺陷,才是造成基层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表现在:(1)分税制改革不完善,导致基层政府事权划分错位,地方政府支出刚性增长;(2)分税制改革不规范导致政府间税权分割失衡,基层政府财权规模缩小,事权与财权不对称;(3)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导致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尚未构建,加剧了基层政府财政收支的失衡。(4)经济落后地区的实际特殊情况以及区域经济不平衡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导致分税制改革没能很好的解决地方财政紧张的问题。 既然目前地方基层财政困难是由于分税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区域经济不平衡造成的,那么,通过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以解决基层财政困难也就顺理成章了。文章分析得出我我国分税制下基层财政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渐进式的分税制改革的缺陷造成的。而造成以上制度缺陷的根源是渐进式的分税制改革的严重路径约束,是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的惯性,和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政策的延续,导致分税制到了县乡基层的变异。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基层财政困难,既要对分税制进行完善与创新,也要求整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为分税制的改革与实施提供一个优良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围绕这个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12.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筱风;西藏财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4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34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