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津走廊经济发展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1:55
【摘要】: 廊坊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在京津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廊坊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在京津走廊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明确城市经济功能定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调查廊坊市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状况、产业结构特点、主导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各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分析其发展趋势,研究廊坊市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进而提出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案。这对于廊坊市延长产业链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简要的评论。第二章论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和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理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理论,以及环境和生态经济学理论。第三章分析了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状况,指出了廊坊市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研究了京津走廊的经济发展与廊坊城市经济功能定位问题。这一章分析了廊坊城市经济功能定位方面的经验教训,考察了京津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对城市功能定位的影响,提出了廊坊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具体依据。第五章探讨了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问题。论述了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战略,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及主导产业的构成和发展策略。第六章是关于廊坊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问题。论述了廊坊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空间布局的定位和重点。第七章提出了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包括积极融入京津,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城市营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本文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廊坊必须在京津走廊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战略指导下寻机发展。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走廊中的两个核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将逐渐形成互补的效应,并对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产生带动作用。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应加快融入京津的步伐,以求得更快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定位是产业定位的重要前提。从京津走廊区域功能布局分工与协作以及廊坊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可将廊坊城市功能定位为京津冀都市圈中以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次中心城市。经过建设,廊坊市将成为京津冀都市圈中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廊坊市可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金属制品产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食品加工与制造产业及会展产业等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采取种种有效措施,重点推动其发展。同时,应将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等作为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其发展。廊坊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在研究北京“三足鼎立”和天津各自产业发展特点及其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可确定“两带一轴一中心”产业空间布局,以更好地与京津产业结构衔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三赢”局面。
【图文】:
在保持其商业城市特色的同时,天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在计划经济时代,天津与上海一南一北,,大力发展轻工轻纺产业,成为全国两大最大的轻工、轻纺工业基地。图4一2可以看出天津在各个时期三个产业的分布状况。4.1.2转轨时期京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环境下,目前的北京正由一个重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北京经济的发展战略己定位于到21世纪中叶把北京市建设成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充分体现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象征着城市发展的成熟度和发达程度。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首都城市,北京将继续大力发展文化
第二产业布局调整。由于都市环境及产业轻型化的要求,一些传统的重污染、重工业制造业企业逐步由北京市迁出,搬入京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图4一3可以看出北京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编号:2639652
【图文】:
在保持其商业城市特色的同时,天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在计划经济时代,天津与上海一南一北,,大力发展轻工轻纺产业,成为全国两大最大的轻工、轻纺工业基地。图4一2可以看出天津在各个时期三个产业的分布状况。4.1.2转轨时期京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环境下,目前的北京正由一个重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北京经济的发展战略己定位于到21世纪中叶把北京市建设成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充分体现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象征着城市发展的成熟度和发达程度。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首都城市,北京将继续大力发展文化
第二产业布局调整。由于都市环境及产业轻型化的要求,一些传统的重污染、重工业制造业企业逐步由北京市迁出,搬入京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图4一3可以看出北京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编号:2639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3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