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资产区域分布的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5 00:53
【摘要】: 发展永远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中国虽然整体上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与其相对的是,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却又非常的不平衡。在研究区域发展差距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关注区域之间的金融发展差异。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该地区金融资产的多寡。换句话讲,金融资产扩张是经济发展在金融领域的集中体现。不仅如此,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经济发展。因此,考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差异首先必须对我国金融资产的地区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正是通过对我国金融资产区域分布的差异分析,旨在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成因的探讨上提出一个金融方面的视角。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的分析,反映了我国90年代以来的金融发展状况,充分再现了我国经济金融化和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过程。具体分析了我国金融资产的构成结构、金融相关比率以及货币结构三个方面。结论表明,我国的金融资产总量以及金融发展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金融资产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本文接下来通过权衡不同的区域划分标准,对我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划分,即三分法、六分法以及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从而对我国三大地带、六大区以及31省市区金融资产的区域空间分布、区际差异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反映了近十年间我国金融资源的区域差距状况。结论表明,不论以何种地域单元划分标准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由于至今为止国际上尚未提出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合理区间的统一标准,所以无法直接判断我国现存区域间的金融发展差异是否合理。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验证了区域间金融发展差距是造成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将区域间金融发展差距和区域间收入差距通过线性函数关系联系起来,从而间接地回答了区际间金融发展差异是否合理的问题。这一结论的得出,对于如何缩小我国区域间收入差距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在关注区际收入差距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因而促进当地金融发展、缩小区际金融发展差异是在缩小地区差距的进程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图文】:
图 5 我国 31 省市区 2005 年人均金融资产的示意图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 70 年代提出的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本文将 31省市区划分为高增长、高水平,高增长、低水平,,低增长、高水平以及低增长、低水平四种类型,分别相当于波士顿矩阵中双高指标的“明星区”、出现下滑势头的“问题区”、具有潜力的“金牛区”以及双低指标的“困难区”。基于上述思想,本文将这十年划分成两个五年的时间段,即 1996-2000 年以及 2001-2005 年,来反映时间趋势上的变化,并且选取了 2000 年以及 2005 年各省市区的人均金融资产量作为衡量各地区金融水平的静态指标,将 1996-2000 年以及2001-2005年各省市区人均金融资产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动态指标,下面两表即呈现出了我国各省市区分别在两个时间段上的分异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统计表明,2000 年我国人均金融资产全国平均为 17070 元,1996-2000 年年均增长率为 13.64%;2005 年我国人均金融资产全国平均为 37611 元,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 17.12%。结论表明,总的来说,省际间金融水平绝对差距的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7;F224
本文编号:2649256
【图文】:
图 5 我国 31 省市区 2005 年人均金融资产的示意图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 70 年代提出的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本文将 31省市区划分为高增长、高水平,高增长、低水平,,低增长、高水平以及低增长、低水平四种类型,分别相当于波士顿矩阵中双高指标的“明星区”、出现下滑势头的“问题区”、具有潜力的“金牛区”以及双低指标的“困难区”。基于上述思想,本文将这十年划分成两个五年的时间段,即 1996-2000 年以及 2001-2005 年,来反映时间趋势上的变化,并且选取了 2000 年以及 2005 年各省市区的人均金融资产量作为衡量各地区金融水平的静态指标,将 1996-2000 年以及2001-2005年各省市区人均金融资产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动态指标,下面两表即呈现出了我国各省市区分别在两个时间段上的分异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统计表明,2000 年我国人均金融资产全国平均为 17070 元,1996-2000 年年均增长率为 13.64%;2005 年我国人均金融资产全国平均为 37611 元,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 17.12%。结论表明,总的来说,省际间金融水平绝对差距的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7;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珂;;中国财富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及其影响[J];商业时代;2010年25期
本文编号:2649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4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