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国区域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言;庞舒;;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以华容纺织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9期
2 易磊;;如何培育与提升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区域竞争力[J];世纪桥;2009年05期
3 郭红莲;徐建国;;供应链集成、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互动机理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30期
4 张跃;;产业集群对中国地区差距的影响——兼论对中部崛起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5 姚芳;;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武汉城市圈[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1期
6 李琳;郑利;;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及其区域竞争力提升效应[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汪培;;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0期
8 吴建立;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及思路管窥[J];福建金融;2005年06期
9 林绍贵;;试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及发展途径[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10 奚祥华;徐妍;王辉;;伊春林区发展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竞争力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光亮 本报通讯员 马志广;开发区擦亮“国字招牌”[N];青岛日报;2009年
2 实习生 胡虹贤 通讯员 曹亮;区域竞争的关键--产业集群[N];解放日报;2004年
3 周霖;区域产业集群--成长的内生机制与学习路径[N];中国信息报;2004年
4 杨建新;积极培育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品牌基地[N];江苏经济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二南 特约记者 张珂 通讯员 张希锋;桓台:机械电子产业迅速成长[N];淄博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道平 通讯员 唐敬 李章全 沈平;滨海四大产业集群引领经济腾飞[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峗;着重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N];韶关日报;2005年
8 首席记者 李建平;“引入强者增强区域竞争力”[N];昆明日报;2009年
9 北京大学人力资本研究所研究员、区域观察员 易鹏 本报记者 李艳洁 整理;区域竞争力在于人才创业环境的好坏[N];中国经营报;2011年
10 记者 郑建玲;天津开发区物流业区域竞争力增强[N];中国质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锦涛;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2 王侠;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群问题的思考[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安玉莲;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5 钱璐;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6 鲜成勇;重庆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岳鹏;江西产业集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7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