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农村公路客运场站布局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5:22
【摘要】: 作为公路旅客运输网络中重要一环的公路客运场站是旅客乘车的必要场所,是为广大旅客提供出行服务的公益型设施,是运政管理部门加强旅客运输源泉管理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由于财力所限,国家和地方都将公路客运站建设的重点放在了重点城市和县级以上较大的城镇上,而从未将农村公路客运站提到议事日程,尤其是地广人稀的西部省市区,其农村公路客运场站发展水平极低。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日渐凸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大背景下,建设农村公路客运站的建设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化农村客运源泉管理,保障旅客运输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但遗憾的是,就目前而言,农村公路客运场站规划、建设还没有理论上的支持,其规划理论方法的探讨尚属空白领域。 本文根据农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规律,本着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区域空间发展的极化.扩散规律结合农村区域发展现实,提出了农村区域的增长极为小城镇群;从区域理论的原理出发,得出了小城镇群的空间特征;从区域空间开发的点-轴模式入手,提出了农村区域农村客运场站布局应与点-轴开发模式相配合,必须依托于交通运输线路(重点发展轴)和小城镇(重点发展点)布设的思路;根据公路客运场站系统的层次关系,对公路客运场站进行了层次划分,并明确了公路客运场站的发展定位;在分析研究区域演进、开发模式和小城镇群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客运场站的宏观布局规划方法,并以陕西省为例,在详细分析陕西省公路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农村公路客运场站的宏观布局规划设想。
【图文】:

示意图,工业产业,扩展方式,示意图


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空间拓展(特别是产业空间)并无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工业产业发展与升级,,人口构成发生变化,城市服务逐步提升,相邻的乡镇服务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城市中心,并最终形成小城镇群如图3.4所示。村.点双工众化00之工村价释,.t二业化‘,心,心》心》‘)之工000到.必状工业化000OOOOOO工级化难教中心琳成城橄地区图3.4工业产业聚集的扩展方式示意图3)我国目前具有规模的三个小城镇群在空间发展上都是郊区化和工业化聚集地区并存。大城市郊区化主要集中在区域的服务中心周围,如广州、上海和北京;在工业化地区的发展上,主要以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化聚集为特征,形成小城镇群。由于三个地区城镇密集程度差异比较大,其工业化发展的模式也不同(三大小城镇群基本情况统计见表3.1):珠三角工业化聚集主要以“自下而上”的乡镇发展模式为主;长三角则是大城市采取政府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中小城市采取“自下而上”以乡镇为主的发展模式;而京津冀地区则以政府主导的工业产业聚集为主。因此在空间上,珠三角形成了围绕交通线路连绵发展的城镇带

城镇群体空间,小城镇群,第三代卫星,空间动力学


3.2.3小城镇群结构形式从地域结构演化的空间动力学机制考察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城镇群体空间的形成,一般概括为图3.5所示演化过程。日一—一—--小城镇群夔袭塑中心城锁撇黝第一、二代卫星城 {111}11}11}}jl.第三代卫星城图3.5城镇群体空间演化的一般过程图因此对小城镇群按其演化阶段的不同划分为如图3.6所示的四种形式〔’幻: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U492.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褚新东;;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范小勇;;高速铁路枢纽规划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西川;刘国柱;;基于技术链与产业链交互效应的创新集群构建路径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冯兴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展望—是“天下模式”,抑或“中国模式”?[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方化yN;郑西高铁“运”来商业盛宴[N];河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郑亦工 实习记者 赵娜 实习生 高园园 麻文华;如何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王佳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须协调好五大关系[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中央党校社会学副教授 林梅;城镇化发展规律不可逾越[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婴露;成都市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蔚;农村公路客运场站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曾耀武;企业网络的空间经济结构影响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慕晓飞;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峙;成渝经济区城市网络化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2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92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