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2:18
【摘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与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深入发展,使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也进入到了巨大的变革时期。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城市化仍处在前中期发展阶段,城市体系等级不高、结构断层,首位城市规模较大,分形特征明显,严重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本文以成渝经济区现实区情为基本出发点,重点运用了区域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分形理论以及城市首位度等核心理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及核心理论、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发展现状与城市首位度及分形特征的实证分析,世界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演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典型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优化思路与基本构想等方面内容。研究结论主要有:(1)成渝经济区整体上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金字塔型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处于城市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2)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中整体上的城市首位度较为合理,但区域内部差异显著。(3)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具有较高的分维值,分形特征明显。(4)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前中期的倾斜发展阶段。(5)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差异显著。 鉴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文在城市体系“三结构一网络”的研究格局下遵循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技术路线,并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整体与局部分析相结合以及统计比较分析、历史文献分析、典型抽样案例研究、专家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在研究视角、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独新尝试,并对城市化及城市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趋势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做了探索。 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重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因此,研究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城市体系网络布局,全面提升城市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成渝经济区又好又快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9.27
本文编号:2695738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烈云;城镇体系的自组织特点与结构分析[J];城市规划;1989年02期
2 仇保兴;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3 王发曾;城镇体系分析实用方法与模型[J];城市问题;1990年04期
4 周军;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城市问题;1995年04期
5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6 周一星,杨齐;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1986年02期
7 顾朝林;论中国城镇体系的产生[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S2期
8 陈易;基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规划初探[J];规划师;2002年10期
9 陈彦光;城镇等级体系的Beckmann模型与三参数Zipf定律的数理关系——Beckmann城镇等级-规模模型的分形与分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J];经济地理;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2695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9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