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8:08
【摘要】:垦区在我国地域空间分布广泛,且与地方区域形成了复杂的空间与管理关系,垦区的形成背景千差万别、发展基础截然不同,垦区与地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大相径庭,日渐突出的垦地区域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家各级机构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目标,即要“引导农垦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垦地合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垦地统筹协调……在依法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体系等规划时,要将农垦纳入其中并同步组织实施”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的黑龙江垦区与地方的区域关系与问题为对象,论证垦区与地方整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研究对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理论、实践及我国垦区与地方整合发展实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的目标、对象、程序及方法。从黑龙江省垦地区域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垦区与地方组织管理机构与行政职能构成,从不同空间层次对垦区与地方的空间构成进行分类,对垦区与地方的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垦地区域发展的现状特征,真实反映了垦地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整合发展潜力。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针对垦地区域协调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及建设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1个指标的垦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相关数据,对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合现状调研资料,概括了垦地区域发展问题,对垦地区域未能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提出垦地区域未来发展应从平行与协调发展向整合发展过渡;并以垦地区域发展问题为导向,提炼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包括空间、管理及体制三要素。并提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要采用区域空间整合、区域分类发展、区域问题整治、区域体制优化的技术路线。提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要适应国家农垦改革目标及政策要求,首先进行空间整合与分类重构。即利用加权Voronoi图方法及Arcgis工具,生成垦地交叉区域的城镇空间影响范围图,形成垦区113个农牧渔场与52个县(市、区)的空间整合方案。在空间整合方案基础上,利用碎化指数法将垦区9个管理局划分为集中型、连续型与离散型三类,进而将垦区与地方的空间构成关系分为集中型垦区与地方、连续型垦区与地方及离散型垦区与地方三类。在空间整合与分类基础上架构了以整合发展模式、整合发展策略与整合发展机制三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框架。提出三种类型的垦地区域空间的整合发展应选择不同的行为整合模式、空间结构模式及组织制度模式;明确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应重点从空间规划、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构建适应性的策略;同时,整合发展还需形成以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及治理机制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体系。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致力于推动农垦改革进程,将有助于垦地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空间规划有效落地实施,进一步推动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加速推进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带动垦地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及民生事业改善。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也将为我国广大垦地交叉区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图文】:

趋势图,相关研究,趋势,垦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1.3 国内外相关研究1.3.1 国内相关研究1.3.1.1 垦区与地方相关研究我国地域分布广泛的垦区与地方区域空间相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垦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以垦区与地方研究中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地方的关系研究。本文在 CNKI 数据库中搜索时间段在 1949.10.01-2017.12.31期间,,含有二者联合称谓的农垦与地方、垦区与地方、垦地、场县、兵团与地方、兵地等名词,共检索到文献 1159 篇(图 1-1)。其中报纸文章 832 篇,占总量的 71.8%;期刊论文 293 篇,占总量的 25.3%;硕士论文 7 篇,占总量的0.6%;会议及学术辑刊 23 篇,占总量的 2%。其研究内容涉及理论构建、城镇化、产业经济、人才流动、机制对策等方面。

趋势图,区域整合,相关研究,趋势


图 1-2 区域整合 相关研究趋势Fig.1-2 Research trend of documents in the reaginoal integration资料来源:根据知网数据绘制(2)文献类型构成 区域整合相关研究已经在不同研究层次内广泛开展,其中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学术研究领域的文献占据主导地位,约 6312篇;报纸等媒体宣传领域的相关文献次之,约 5766 篇。21 世纪以来,区域整合相关文献的学术传播度、学术关注度及媒体关注度均在逐年增加,其中报纸文献数量比例近二分之一,说明区域整合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图 1-3)。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强;胡晓婧;周婕;;我国城市规划计量方法应用综述和总体框架构建[J];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01期

2 王春艳;;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过程中的人才一体化引领作用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年10期

3 杨仪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05期

4 刘博;;场县共建领域拓宽 机制观念有待重塑——垦区实施场县合作共建发展情况分析[J];科技视界;2015年01期

5 刘银;刘慈航;梁倬骞;;欧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4年09期

6 付金存;常昕辉;陈静;;PSR框架下西部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以新疆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08期

7 全波;李鑫;;面向京津冀一体化的天津区域交通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4年08期

8 乔旭宁;张婷;安春华;冯德显;马晓哲;;河南省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3期

9 郭丽敏;周廷刚;苏迎春;;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腹地界定方法研究——以成渝经济圈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张超;赵首鹏;;黑龙江垦区场县共建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鲁宏杰;吴树江;;农垦改革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N];黑龙江日报;2016年

2 宋玉珠;;嫩江县打牢区域人才共建基础[N];黑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芳;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邓焕彬;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下交通协调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满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q

本文编号:269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9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