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哲;;建立我国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2 杨希玲;;物流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J];经济导刊;2011年05期
3 温泉;;武汉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8期
4 余浩辉;;区域物流用地规模预测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5期
5 ;京津冀——区域物流大有可为[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6 于勇学;左静艳;牟荣康;;吉林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战略刍议[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7 李冰漪;;区域合作 实现三地物流一体化——专访河北好望角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清杰[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8 李鸣;;加快发展贵港现代物流业[J];当代广西;2011年11期
9 闫冬梅;;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1年13期
10 ;培育区域物流的沃土[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天亮;;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伟;;道路运输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业战略转型[A];适应入世后的形势、促进汽车运输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军;陈南波;;关于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广西城市化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刘军;陈南波;;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广西城市化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5 杨隆华;张继东;;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新型工业化的服务体系[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李晓晨;孟庆春;;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8 宋海;;对铁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实行现代物流改造的研究与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9 钱秀丽;孔永胜;;道路货运企业如何应对现代物流[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10 ;《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通过专家评审[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汕头市委统战部 陈烁焕;构建闽粤赣现代物流业 推动汕头经济大发展[N];汕头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艳;我市今年将投千万 扶持现代物流业[N];厦门日报;2011年
4 记者 包凌雁;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 实施办法即将出台[N];宁波日报;2010年
5 王元媛;为什么必须发展现代物流业[N];太原日报;2010年
6 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 鲁泽;我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新机遇和新路径初探[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7 丁琼花;加快发展长株潭现代物流业[N];湘潭日报;2009年
8 ;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N];丹东日报;2005年
9 记者 聂焱;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N];郑州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潘未末;深圳现代物流业领跑全国[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虎;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章志刚;现代物流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锦;L-OD预测理论与现代物流规划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周启蕾;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文静;甘肃省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马燕;重庆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3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5 宋薛峰;佛山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张乐;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张开涛;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方案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1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0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