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区域非均衡研究—兼论吉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9 12:44
【摘要】: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状态下,本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状态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文章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状态、经济存量、发展能力、持续发展前景几个重要方面,提出了划分经济区域的综合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九大经济区域,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区域经济非均衡现实仍然存在且日益扩大,利用聚类分析、生产函数估计、脉冲响应分析等实证研究手段研究了区域目前状态和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了区域政策在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并给出了政府区域政策的具体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吉林省未来发展的具体战略和政策建议。文章认为,在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缩小区域差别、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图文】:

变化情况图,生产总值,变化情况,综合能耗


图 5.1 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从能源消耗和技术水平上看,2004 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每万元增加值的综合能耗为 3.57 吨标准煤,比 2000 年减少 0.53 吨标准煤元 GDP 综合能耗为 1.89 吨标准煤,与 2000 年持平;万元 GDP 电力消费量为 0千瓦小时,比 2000 年下降 0.02 万千瓦小时。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吉林省 2004 年全口径财政收入为 418.6 亿元,比上年 2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07.1 亿元,地方财政支出 631.1 亿元。“十五

用品,城镇,创造就业岗位,居民生活消费


图 5.2 2000 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表 5.1 2005 年全省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指 标 全 省城 市 农 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5 101.4 101.9食 品 101.8 102.4 99.9其中:粮食 104.1 104.3 104.0烟酒及用品 101.1 101.5 100.4衣着 100.5 99.9 10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9.2 98.8 10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98.6 98.4 98.9交通和通信 96.2 94.7 99.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3.0 102.8 103.5居住 107.6 106.7 110.5从就业人数来看,吉林省2004年社会从业人员1238.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全年城镇创造就业岗位 57.14 万个。城镇新增就业 44.90 万人,在城镇新增就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云;;海南省县域经济区域划分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2 袁朱;;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相关基础研究的理论综述[J];开发研究;2007年02期

3 王占强;;物业管理区域划分问题[J];现代物业;2009年02期

4 孙姗姗;朱传耿;李志江;;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5 厉以宁;农产品市场与宏观调节[J];农业经济问题;1989年02期

6 李光勤;;蛛网模型中的价格稳定性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刘颖;孔庆丽;王睿;;仓库规划问题的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8 张坤;曾爱花;;中国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9 邓黎阳;;金融海啸与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应对[J];新金融;2009年04期

10 袁卫民;张艳;谷辈;;喀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平虹;王浣尘;;区域划分的方法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张建国;范满长;殷秋朝;;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在平顶山十二矿的应用[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3 王玲娜;李兴明;;基于最小支撑树的通用区域划分算法[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远伟;;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的省际数据分析——兼论“教育中部塌陷”现象[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贾福功;张佩云;朱宪珍;房用;曹鹏云;马玲;范书义;;山东平原绿化现状与发展趋势[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6 杜昌华;吕贵春;;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在中岭煤矿瓦斯抽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7 缪良道;;我国军用光学仪器生霉区域划分和维护方法[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宋玉林;樊祥宁;张在琛;;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路由协议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9 陈竹;;农地区域划分的经济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永胜;王智刚;刘越屿;;“两型社会”建设对雷击风险评估的需求分析[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乐言 北京;英迈、神码划江而治 宏x佁ㄊ交来蟮髡鸞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经济视点报记者:刘金松;新经济区域划分 中部分家[N];经济视点报;2005年

3 赵国胜;城乡区域划分中的“连接”问题如何界定[N];中国信息报;2010年

4 周艾连;按作业点所在区域划分安监职责[N];华东电力报;2010年

5 记者 葛洪才;专家提出横向“三大块”经济区域划分[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子凡;TTE架构调整基本完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记者 何晓龙 通讯员 左阳;宝鸡钢管公司出台《公共设施、卫生区域划分及管理办法》[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记者 袁达;城区交通管理再出“大手笔”[N];长春日报;2007年

9 祁正华;物业管理划分区域[N];福州日报;2008年

10 蓝有林;汪林中:非均衡状态下的非均衡发展[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日昊;中国经济区域非均衡研究—兼论吉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2 申笑颜;中国医疗服务规制非均衡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杨中华;负浮力射流特性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贺美芳;基于散乱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刘志林;分段仿射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陈功;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若干支撑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张聚华;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范洪亮;非均衡状态下乡村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李中健;大包线飞行控制系统鲁棒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10 李根;基于测量数据的CAD造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步云;基于特征分析的三角网格模型区域划分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2 胡平;城市视觉识别导向系统的设计理论与开发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3 罗芳芳;图像变形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杨雷;基于区域跟踪定位的自动分拣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朱焰;山东省发展区域农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鸿国;公路主枢纽干线客运系统区域划分及其客运主干线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7 任燕;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谢明瑜;光网络规划与优化系统中基于区域划分的业务分配与保护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黄传冠;分布式服务注册中心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杨章林;基于RSSI的WLAN定位系统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4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04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