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体制下的区域金融安全:政府作用探析
【图文】:
我国转型体制下的区域金融安全:政府作用探析民储蓄规模决定于储蓄利率,储蓄利率全国统一且不变;(3)在经济发展阶段两省区的所有资金均来源于金融市场,且两省区具有相同的投资和储;(4)将中央政府不平衡发展战略所内涵的政策差异、以及由此不断分化政府治理差异简化为影响不同省区融资利率高低的外力干预。如图 2-1 所示,在不存在外力干预情况下,两省区实现资金供求平衡的同内金融市场资金供求也达成了均衡。由于两省区具有相同的投资和储蓄函国内金融市场统一,此时国内金融市场均衡(融资)利率与两省区的市场融资)利率相同,于是两省区的投资总和即为国内投资总量,两省区的储与融资剩余完全相同。因此,在不存在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两省区不仅控同数量的金融资源(ABI = I),而且融资成本也相同——即不存在金融差
图 2-2:外力干预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均衡情况三、当前我国区域间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受前述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共性差异,及各省社会、经济、制度、政策等区域环境方面的主客观及表象上的个性差异所决在这些因素多年共同的作用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今天区域金融发展质和量上大差异。其中,质的差异与量及区域环境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本文下章言及。就本文的主题来说,区域金融发展在量上越大,其潜在的安全问国家整体金融安全的影响也就越大,在质方面却不尽然——例如某个区域金展的质无论很差或是很好,但其量占整体金融的比重若非常小,那么其潜在全问题对整体金融安全的影响是很小的,反之则相反。因此,本节在分析我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时,主要从量上着手。(一)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张旭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外部效率: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红旗;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许志平;地方政府面临考验[N];金融时报;2004年
3 何慧 张仲超;长三角拆除金融市场“隔离墙”[N];中国商报;2004年
4 记者 张文刚 孔令儒;人行沈阳分行: 发挥金融核心作用 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N];金融时报;2011年
5 史少春;优化地方政府行为 确保区域金融安全[N];金融时报;2001年
6 记者 陈宝树;金融“创安”十年 经济金融双活[N];金融时报;2009年
7 王阳星;传统农业区农村信用社运营研究[N];经理日报;2002年
8 李云超 周晓清 崔国平;农信社利率改革 试点县里啥反应?[N];经理日报;2003年
9 周久枨 刘军;基层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强化对农信社的监管[N];经理日报;2004年
10 实习记者 罗元敏 记者 林迁忠;落实宽松货币政策 加快灾后重建步伐[N];阿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珩;我国转型体制下的区域金融安全:政府作用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2 王哲;内蒙古区域金融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麦勇;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区域金融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新彬;转型期中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志杰;对我国区域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赖娴;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江苏大学;2009年
3 彭军娥;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孙悦;区域金融创新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和红;我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6 刘晶
本文编号:2706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0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