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9:15
本文关键词: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是国家稳固的基础,我国以农立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体三农经济不断发展。实践结论表明,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以来,晋江市胡萝卜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现有耕地25万亩,胡萝卜种植已接近5.1万亩,占比20%以上,胡萝卜已成为晋江市农民种植主要品种,胡萝卜种植收入已成为晋江农民增加收入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暴露出许多问题,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发展胡萝卜产业化是当务之急,发展胡萝卜产业化有利于提升晋江市胡萝卜产业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本文以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调查、文献查阅、专家座谈和农户调查等方法,首先从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发展的资源条件入手,通过考察分析晋江市胡萝卜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其他配套条件;其次围绕晋江市发展胡萝卜七年来的播种面积、产量、产值这三方面对晋江市胡萝卜的发展进行状况分析;接着从产前组织、产中服务、产后保障三方面分析影响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品种单一、种子成本不断飙升;租金高,土地流转难度大;信息滞后,缺乏及时有效指导;机械化水平低;标准化范围小;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少;缺乏品牌效应;缺乏加工企业;销售与相关体系欠发达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产业化相关原理,结合晋江市实际,提出了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对策与建议:(1)优化品种结构;(2)稳定规模经营(3)推进机械化生产;(4)实施标准化建设;(5)提升组织化程度;(6)打响品牌战略;(7)打造销售服务体系;(8)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关键词】:晋江市 胡萝卜 产业化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1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9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农业产业化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2 农业产业化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胡萝卜产业化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3.1 国内种植与研究现状15-17
- 1.2.3.2 国外种植与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19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19
- 2 农业产业化研究理论基础19-21
- 2.1 农业产业化基本概念19-20
- 2.2 产业化相关理论20-21
- 2.2.1 规模效益理论20
- 2.2.2 商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理论20
- 2.2.3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20
- 2.2.4 产业经济学理论20-21
- 2.2.5 区域经济学理论21
- 2.2.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理论21
- 3 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发展状况分析21-28
- 3.1 晋江市农业资源现状分析21-23
- 3.1.1 自然、气候资源21-22
- 3.1.2 社会、经济资源22-23
- 3.1.3 产业化资源23
- 3.2 晋江市胡萝卜产业现状分析23-28
- 3.2.1 胡萝卜种植面积23-24
- 3.2.2 胡萝卜产量24
- 3.2.3 胡萝卜产值24-25
- 3.2.4 产前组织25-26
- 3.2.4.1 种子25
- 3.2.4.2 土地规模经营25-26
- 3.2.4.3 节水灌溉设施26
- 3.2.5 产中服务26-27
- 3.2.5.1 种植模式26-27
- 3.2.5.2 技术服务27
- 3.2.6 产后保障27-28
- 3.2.6.1 储藏冷链27
- 3.2.6.2 销售27-28
- 3.2.6.3 加工28
- 4 存在问题分析28-31
- 4.1 产前问题28-29
- 4.1.1 品种单一,种子成本不断飙升28
- 4.1.2 租金高,土地流转难度大28-29
- 4.1.3 信息滞后,缺乏及时有效指导29
- 4.2 产中问题29-30
- 4.2.1 机械化水平低29
- 4.2.2 标准化范围小29-30
- 4.2.3 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少30
- 4.3 产后问题30-31
- 4.3.1 缺乏品牌效应30
- 4.3.2 缺少深加工企业30
- 4.3.3 销售与相关体系欠发达30-31
- 5 案例研究31-36
- 5.1 案例一31-33
- 5.1.1 基本情况31
- 5.1.2 主要做法与经验31-33
- 5.1.2.1 谋划品种转型31-32
- 5.1.2.2 推进标准化生产32
- 5.1.2.3 建设营销储藏体系32
- 5.1.2.4 开展品牌经营建设32
- 5.1.2.5 发展深加工项目32-33
- 5.1.3 启示33
- 5.2 案例二33-36
- 5.2.1 基本情况33-34
- 5.2.2 主要做法与经验34-35
- 5.2.2.1 生产与标准化改造34
- 5.2.2.2 服务与流通体系建设34-35
- 5.2.2.3 品牌建设与经营35
- 5.2.2.4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发展35
- 5.2.3 启示35-36
- 6 推进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对策36-38
- 6.1 优化品种结构36
- 6.2 稳定规模经营36
- 6.3 推进机械化生产36
- 6.4 实施标准化建设36-37
- 6.5 提升组织化程度37
- 6.6 打响品牌战略37
- 6.7 打造销售服务体系37-38
- 6.8 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38
- 7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维荣;陈则明;付淑华;魏世峰;张玉武;;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