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区域差异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1:41
【摘要】: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及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功能弱化使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农民养老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考量。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通过试点进行探索和完善,致力于找到一个相对稳定和“普适”的养老保障模式,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并不断缩小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但从理论上看,短期内建立“普适性”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必须遵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权衡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区域差异的存在决定了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构建应有所侧重,在构建过程中应体现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及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意愿的差别。国内研究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文献较多,但基于区域差异视角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进行的研究较少。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从区域差异的视角研究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对于保障各区域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保险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利用相关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及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多元回归模型、有序Probit模型、保费估算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在界定区域差异及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概念、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及其模式的现状,并根据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运行环境的不同进行了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划分的结果,定量分析了不同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及不同区域农民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分区域构建了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运行环境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根据运行环境的差异,可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区域。(2)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存在差异。社会互济养老保障模式与家庭代际养老保障模式在三类区域的适应性都较强,个体自我养老保障模式在Ⅲ类区域的适应性较强,而在其他两类区域的适应性较弱。每一种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受不同因素的影响。(3)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意愿存在差别。虽然各区域农民都倾向于选择以社会互济养老保障模式为主导的、多渠道的养老资源供给模式,但意愿的强烈程度存在一定差别,且不同区域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意愿受不同因素的影响。(4)我国当前建立一体化的养老保障模式仍存在一定困难,一体化的目标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来实现。当前应立足我国国情,在区域差异的背景下分区域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并将分区域构建的模式作为现实模式,按照现实模式→过渡模式→目标模式的发展路径逐步转换与升级。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包括:(1)根据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运行环境的不同,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区域的划分。(2)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每一种养老保障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且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3)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三类区域农民的养老保障模式选择意愿,发现不同区域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意愿存在一定差别,且受不同因素影响。(4)分区域构建了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并对构建模式的保障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模式转换与升级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69.6;F323.89
【图文】:

增长率,年均增长,农民,个体自我


我国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由990.4元增长到6700.7元(如图3-1所示),年均增长300.54元,增长率为30.35%。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均支出由1990年的903.5元增长到2008年的5915.7元,年均增长263.8元,增长率为29.2%。从收入与消费增长额及增长率的比较来看,农民总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的增长率基本一致,导致农民年剩余积累的提高幅度不大。2008年农民的年剩余积累为785元,仅比1990年增加了698.1元。有限的剩余积累限制了个体自我养老储蓄和参加商业保险的能力

人口普查,历年,抚养比,家庭养老


区家庭子女人数的减少提高了老年抚养比,增加了家庭养老的年抚养比在不断提高,截止到 2008 年年底,我国农村 65 岁以了 13.82%①(如图 3-3 所示)。农村老年抚养比的提高,进一步担,使家庭养老在保障能力和保障可靠性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需求的不满足及养老质量的下降。随着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的不负担将更加沉重,其在养老保障模式中的基础地位势必会被图 3-2 我国历年人口普查平均家庭户规模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景琴玲;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虞小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影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丽萍;非均衡发展水平下辽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李玉婷;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3 张宇;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21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1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