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0-06-20 19:08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渐向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过渡。世界三大经济板块中的西欧、北美都已经成立区域经济集团,这对亚太板块的核心地区——东亚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压迫效应是巨大的。东亚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危机对东亚经济整体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然而近年来,东亚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各种不同的路径安排可能导致的利益纷争是各国争论的焦点。 在目前建设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几种路径中,“10+1”模式虽然进展较快,但不同的“10+1”之间很难整合成统一的整体;“10+3”模式一度被看做是东亚自贸区建设的最佳路径,但是东盟、日本等经济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逐渐减少对“10+3”的支持力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组建“10+6”自由贸易区的设想逐渐引起各方关注。与之前的几种模式相比,“10+6”模式具有收益高、成本小的优势,并可为解决东亚合作主导权之争提供新的思路。运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比较上述三种建设路径,模拟结果显示“10+6”模式是一种占优的策略选择,该模式可以为区内16个国家带来总计4.93%的福利效应增长,同时提升世界福利0.54%。 “10+6”模式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违背中国利益,且更具现实可行性。“10+6”模式可以分别为中国提升福利效应1.33%和非熟练人工资1.8%,这两个数字均高于“10+3”模式下的收益,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开展进一步合作也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家利益。因此,在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应该加强对“10+6”模式的了解和认同,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双边与多边经济合作,将充实东亚合作内容置于首位,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建立夯实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753.1
【图文】:

资料来源,印度,比重,数据


日本-印度经济伙伴协定 谈判中东亚峰会自由贸易区 已提议/磋商和研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全面经济合作安排 已提议/磋商和研究中马来西亚-印度全面经济合作协定 已提议/磋商和研究中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 已提议/磋商和研究中资料来源:根据 ADB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提供的资料统计而成。截至 2008 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三国与 10+3 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达到 23 个。其中已达成的 FTA 有 5 个,谈判中的 FTA 有 7 个,提议中FTA 则有 11 个之多。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预计更多的 FTA 谈判将会完成,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三国与 10+3 国家的经济联系也会更加紧密。目前,上述三国与 10+3 国家的 FTA 数量均占到各自全部 FTA 数量的 30%以上,其中新西兰与 10+3 国家的 FTA 数量更是达到了其全部 FTA 数量的 50%(详见图 2)。

易占,内贸,对外贸易,比重


图3 2008年10+3国家FTA内贸易占全部对外贸易比重 (单位:%)资料来源:根据 ADB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www.aric.adb.org 数据计算而得。三、发达国家是东亚国家建设 FTA 的主要伙伴按照参与者所处的地理区域,将有东亚 10+3 国家参与的 95 个 FTA 进一步划分为“双边”自由贸易区和“多边”自由贸易区(见表 4)。其中“区域内”是指参与 FTA 的经济体完全来自东亚地区,包括东盟 10 国和中日韩 3 国;若参与FTA 的有一个经济体不属于上述区域,则将其定义为“区域外”FTA。从表 4 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跨区域”的 FTA 数量远多于“区域内”的FTA 数量,这一方面说明东亚国家经济和贸易发展对区域外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一方面也说明东亚自由贸易合作具有很大潜力。表 4 按区域分类的东亚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俊;李强;王吉鹏;张柏军;;构建入世后“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思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2年09期

2 陈淑真;张先锋;;逐鹿自由贸易区[J];招商周刊;2003年51期

3 张超;自由贸易的形成及其在东亚的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4 崔正美;药朝诚;;关于中日韩经济合作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5 何奕;;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J];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07期

6 刘辉群;;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5期

7 肖苑生;;深圳福田保税区率先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探索[J];特区经济;2006年01期

8 石岚;毛志文;;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4期

9 黄凌云;张伟;;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与模拟[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仇燕苹;宣昌勇;;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启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摘要)[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2 吴浩军;;区域合作的制度选择:试论港深自由贸易区的建构[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力;谭京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A];论文选辑[C];2003年

4 ;对建立APEC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意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5 何传启;;亚洲自由岛——海南岛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设想[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传启;;海南岛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定位[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王振中;;中国经济特区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学刚;;自由贸易区与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乌鲁木齐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对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意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10 任怀锋;;韩国设立济州特别自治道对海南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启示[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民望;“一岛两制”或催生珠澳准自由贸易区[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2 本报驻南非记者 裴广江 苑基荣 韦冬泽;非洲26国 三方自贸谈判启动[N];人民日报;2011年

3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所 杨思灵;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建设 提升云南的作用和影响[N];云南日报;2011年

4 李可 高洪艳 整理;自由贸易区:区域一体化顺势而兴[N];中国贸易报;2008年

5 记者 王能标;非洲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启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记者 江宜航;建议批准浙江设立自由贸易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记者 郭东波;图们江将逐步建成边境自由贸易区[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海西 赵维琳;福建省拓展自由贸易区贸易成效明显[N];国际商报;2009年

9 季益宇;许宁宁:让企业更了解东盟[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李锐 张秀娥 孙明远;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共同市场理论[N];国际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林;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世坤;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厉力;论原产地规则及其在区域贸易安排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秦婷婷;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苏提;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老中经济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7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代中现;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谢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贸易结构变迁与经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绍铨;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凯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孙速超;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效应及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边婧;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思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D];外交学院;2009年

7 张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张艺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胜春;论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萧筑云;两岸自由贸易区法制之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2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2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