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2 21:08
【摘要】: 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二者互相影响。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更体现在,城市化与国民经济,经济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延边州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其协调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历程和吉林省,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吉林省和国家,但也存在发展速度减缓问题;城镇系统空间结构不合理,整体功能不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速度减缓,占全省比重整体水平下降;经济发展县域差距明显等特征。2000年以来延边州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处于较协调状态。协调度显示,近年延边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较协调。与钱纳里城市化与工业化一般变动模式对比发现,延边州城市化水平稍微高于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基础薄弱难以支撑“虚”高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对城市化作用不大。延边州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最强,处于高度吻合状态,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高度增长,更是拉动了城市化发展。就业人口的增速高于城市化水平的增速,应该注意第三产业发展吸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延边州各市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形成了典型的两极特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各方面协调度都比较好的城市是延吉市、图们市、珲春市。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汪清县从城市化与国民经济,与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发展各个层面均不协调,更深层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延边州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巩固工业化基础,加快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促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互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城市化;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99.27;F127
本文编号:2726247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99.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欧名豪,李武艳,刘向南,谌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2 张燕;吴玉鸣;;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3 刘耀彬,王启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4年05期
4 张晓棠;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年01期
5 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年10期
6 刘耀彬,宋学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J];科技导报;2005年02期
7 姜妮伶;;延边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6年02期
8 张贡生;世界城市化规律: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黄群慧;;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传玉;甘肃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接栋正;福建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蒋剑芬;福建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男男;延边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6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