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对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54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芳;;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8期
2 ;中国高铁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J];共产党员;2010年19期
3 丁薇;程永军;;浅谈港口在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以营口港为例[J];中国工程咨询;2008年02期
4 张维义;;略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效应[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1期
5 曾艳英;方风平;梁超强;;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粤港澳跨境道路运输研究综述[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金铸;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大北京”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开发;2003年10期
7 钟静;全球视角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物流[J];物流科技;2004年12期
8 程亚丽;汤静莹;;从“10+1”到“10+6”——让区域经济一体化惠及更多人民[J];中国包装;2014年06期
9 郭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维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边境贸易影响及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嵬;王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评价[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周敬之;;中国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3 张晓静;;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李毅;;依托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陈思危;;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A];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 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梁赞安;;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广西生产力发展研究[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7 梁赞安;;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广西生产力发展研究[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8 毛汉英;;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年会专题论坛报告精选[C];2007年
9 韦燕生;敖荣军;;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野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10 王川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范式转换与创新——以长三角为对象的一项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建忠;打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决策“黑箱”[N];工人日报;2007年
2 国家发改委对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燕生;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和战略[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开新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记者 吴力;东亚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N];国际商报;2013年
5 马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之举[N];天津日报;2013年
6 记者 吴乐s
本文编号:2737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3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