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00:39
【摘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建国初期,东北曾是我国起步较早的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东北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大批工人下岗,东北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装备老化等等,这些严重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东北经济的衰退有其客观原因:一是计划经济的历史背景和体制,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的进程缓慢。二是缺少积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缺少对替代产业的投入和培育。三是缺少特殊政策支持体系。四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导致结构调面临巨大的退出障碍。另外,在观念上也制约东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多方面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视,提供的政策机遇,以及俄罗斯入世的开放机遇、东部沿海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和西部大开发的初见成效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另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自然基础,综合工业体系、科教优势及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加快调整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将迎来再次的腾飞。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经历了从国家投资向内地倾斜为基本特征的内向型均衡发展战略,到向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为特征的倾斜性外向型非均衡发展战略,到以强化市场经济联系与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本特征的内外结合的倾斜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要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挥东北产业“集群效应”,破除传统的地区分割、行 WP=72 业分割的体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形成网络化的区域产业结构。通过研究日本北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重庆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措施,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将国家支持与自身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视三次产业之间的调整等。 按照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总体目标为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东北建设成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环三大地区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具体讲就是,把东北建设成我国最大的重大装备和加工制造业基地,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国家的石油化工基地和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协调东北三省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辽宁主要建成国家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基地、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吉林建成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现代中医药和光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黑龙江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基地,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三省之间在自然资源开发、主要工业基地协作开发、新兴工业经济带开发、沿边经济开放带开发、金融信息现代服务领域开发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企业合作,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关联企业合作、以对外开放等协作为模式,共同创造东北辉煌的明天。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国家在政策与资金上应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提高政府职能的服务水平,三是以企业为中心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四是创造更高效的市场体系,五是围绕促进就业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六是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七是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 ,八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晶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李春艳;;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模式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邢鸿鹏;重大经济决策对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影响的计量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2 马国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张利军;齐齐哈尔高新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7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57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