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

发布时间:2020-07-18 09:33
【摘要】: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芜湖开埠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近代工业开始兴起,芜湖与皖江地区形成一个互动的整体。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要以一定的范围作为腹地,尤其是离不开广大乡村的支撑;另一方面,乡村的发展亦离不开城市的带动。芜湖城市的发展,使它自身具有了示范、辐射的作用,并渗透影响到皖江地区农村经济,导致城市与乡村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使得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具体表现在生产领域、人员流动及其农民与市场联系的加强。 本文所介绍的是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之间的互动。共分六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专题学术史的回顾以及对本文主旨与意义的简单介绍。第一章,自然环境、生态和早期历史。主要介绍芜湖及皖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分布及皖江区域的界定。第二章,近代芜湖工商业概况。主要介绍芜湖开埠通商后对外贸易的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芜湖开埠对皖江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本章从芜湖开埠前的皖江农村经济、开埠后生产领域的变化、人口流动、市镇的繁荣及农民与市场联系的加强等方面探讨芜湖开埠对皖江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第四章,总结与反思。通过前文叙述,折射出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艰难发展和城乡发展的非均衡化,反思制约皖江地区社会近代化的因素。第五章是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忍伟;传统城市近代工业发展轨迹和特征——芜湖近代工业个案研究[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2 沈世培;;集市贸易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以安徽地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谢国权;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商业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戴国芳;;近代芜湖米市兴衰的原因及其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6年02期

5 陈炜;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周忍伟;商业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作用——芜湖米市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王鹤鸣;芜湖开埠对安徽近代经济的双重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 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兼与王文昌同志商榷[J];历史研究;1999年06期

9 陈金勇;近代芜湖关进出口贸易发展述论[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高石钢;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民间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丽平;20世纪开初至30年代中国的城乡关系及其特点[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0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60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