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17:21
【摘要】: 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有效结合起来的组织形态,也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各国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所采用的手段。四川省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中国西部工业门类最齐全、实力最强的省份,在资源、市场、科技等方面有相对突出的优势。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促进四川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面临的任务和实现的目标,并提出了四川省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途径。 本文在分析当前四川省各产业的现状,发现其经济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战略的现实需求,提出以推动和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四川省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动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也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我国已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四川省经济发展要与产业集群相结合,要有新思路。本文从经济学的视野分析了区域产业集群效应,结合四川省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产业集群的诸多特性尚未清晰地认识,对产业集群如何培育与发展仍然仅限于实践者的探索之中,理论滞后于实践。 同时,产业集群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空间组织的重要形式,而且也应该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但是,早期的文献资料主要对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在OECD及世界银行等的努力推行下,许多学者才开始将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国内的产业集群研究也还主要集中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此,笔者借鉴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实践,探讨四川省产业集群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本文有如下结论:由于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导致四川省产业集聚效应很低,至今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该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为加快四川省经济发展,通过内生增长和政府外部推动共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看,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企业创新、企业家培育等方面为四川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等。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9.27
【图文】:
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共同特点是靠要素投入推动,而当要素投入情况下,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业集群,能强化地区经济增长核心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如何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地方产业府面临的新任务。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通过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能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尝试。这一选题的研究对于促进四川发展、加强全省经济协作、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究的路线和内容的路线
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的上、中、下游产业及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因此,一旦核心企业在某个区域出现,那么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下面通过图 2 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图 3 四川省轻重工业比例图数据来源: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2001-2007)从图 3 可以明显地看出四川省近年来重工业的比例还是高高位于轻工业之上。轻工业比例曲线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重工业比例曲线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四川省重工业生产以制造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和金属几大工业部类。二、四川省主要优势产业发展概况表 3 四川省主要优势产业产值比例行 业 产值(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10.97 10.2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52.92 8.2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17.11 7.78农副食品加工业 595.59 7.51
本文编号:2772135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9.27
【图文】:
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共同特点是靠要素投入推动,而当要素投入情况下,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业集群,能强化地区经济增长核心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如何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地方产业府面临的新任务。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通过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能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尝试。这一选题的研究对于促进四川发展、加强全省经济协作、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究的路线和内容的路线
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的上、中、下游产业及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因此,一旦核心企业在某个区域出现,那么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下面通过图 2 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图 3 四川省轻重工业比例图数据来源: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2001-2007)从图 3 可以明显地看出四川省近年来重工业的比例还是高高位于轻工业之上。轻工业比例曲线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重工业比例曲线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四川省重工业生产以制造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和金属几大工业部类。二、四川省主要优势产业发展概况表 3 四川省主要优势产业产值比例行 业 产值(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10.97 10.2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52.92 8.2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17.11 7.78农副食品加工业 595.59 7.5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程程;产业集群视角下富阳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晓菊;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四川省产业发展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凡胜;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7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7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