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协同发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肇光;;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2 郝慧珍;司马锡生;;长江下游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3 林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0期
4 罗峰;李琪;;欧盟一体化发展对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刘俊芳;;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与金融支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9期
6 赵春江;;区域合作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赵春江;高晶;;区域合作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张兆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现实、目标、趋势[J];上海企业;2007年07期
9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王能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10 粟路军;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自然资源合理使用与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Ulrich Volz;;全球失衡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邓峰;;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劳务合作中的劳动维权路径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王菲菲;;图书馆与知识经济协同发展[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洪泓;;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保障与外来人员劳务合法权益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闫慧敏;;河北省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文魁;;世界城市的地缘基础——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视角[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易凌;林建原;;如何突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基于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调查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滕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抓好整改落实 确保取得实效[N];闽南日报;2009年
2 青年学者、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博士 周敬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法律支持[N];南方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推开机会之窗[N];丹东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安静;钟山区携手水城县 共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计[N];六盘水日报;2010年
5 付成贵 记者 马怀华;我市考察组赴黑河考察学习场县共建经验[N];鸡西日报;2010年
6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验中国能力[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川梅;东亚长期增长需推进结构改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周悦 王建峰 通讯员 范达;吴文化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大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徐国强;中欧内衣文化及发展论坛举行[N];中国纺织报;2007年
10 钟小平;奏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旋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孝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4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练晓荣;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林丽华;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9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10 王玉芳;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唐志静;兰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协同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4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赵辉;行政协议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刘春梅;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浩;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省级政府间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志华;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何莉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1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8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