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河北省民营经济全面提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5期
2 齐诚;贺菁伟;;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8期
3 ;河北“四破四立”提振民营经济[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12期
4 侯勇;;浅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J];才智;2011年17期
5 ;坚持五个到位 激活民营经济[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5期
6 裴建勤;;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4期
7 叶小文;;盘活民营经济这个“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1期
8 陈全国;;放心放开放宽放胆放手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在河北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2期
9 江华;郁建兴;;民间商会参与地方治理——温州个案研究[J];阴山学刊;2011年03期
10 李志江;李雪蕾;;基于产业集群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泉州产业集群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城市行政学院课题组;吴满君;;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阮丽华;李婧;;信息化对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曹健;;苏州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发展展望[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4 ;积极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固原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开发纪实[A];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座谈会文集[C];2011年
5 王厚亮;;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践[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滨;崔萍;周琼;;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周清;车士义;;略论高等院校与区域发展互动双赢的理论与实践[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贺卫中;周维娜;杨少敏;束平;;以测绘为手段 促进集约用地[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玉娟;王旭芳;周静;陈瑶;那娜;林爱诺;冷东;;北京市四大功能区发展状况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李鸥;;吉林视角的深圳秘密——深圳对吉林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明辉;为区域经济发展凝神聚力[N];抚顺日报;2010年
2 徐小红;宝鸡高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杨庆春 赵耀生;聊城市政协 六大建议力促民营经济发展[N];联合日报;2009年
4 赵晓勇;十大方略推动湖北民营经济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陈新生 自治区工商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隋建勋;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下)[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6 本报记者 乔瑞民;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N];佳木斯日报;2009年
7 华明香;松桃民营经济发展快速[N];铜仁日报;2009年
8 记者 余建红;民营经济发展拱出“萧山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辛轩 记者 严斌;新都跨入GDP200亿元县(区)行列[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朱以师;不能只求大“公”无“私”[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玉鹏;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方春阳;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胡振国;深港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徐艳芳;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8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蒲小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华;温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2 兰春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游丽;“中部崛起”战略对湖北民营经济发展作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4 谢先彪;企业集群的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王昕;关于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滕远杰;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向建平;五强溪库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苗招弟;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郭瑞鹏;我国民营经济的政府管理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3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