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试论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

发布时间:2020-08-26 03:53
【摘要】:2004年,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浪潮中,泛珠三角—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区域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规模大,范围广;二是继2003年CEPA实施以来,香港、澳门与内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和金融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2004年6月,“泛珠9+2”省(区)政府领导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11月,内地9省(区)金融学会在广州签署备忘录,正式建立泛珠三角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区域金融业如何顺应形势,加强合作,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同时抓住机遇,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区域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金融界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 本文尝试沿着理论—构想—分析的主线搭建框架。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理论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阐述和评价。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代金融业的贸易基础、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金融贸易自由化的潜在经济效益分析以及博弈理论四个方面对泛珠三角区域金融业的合作进行理论评述,力图把区域经济与金融产业的理论进行有机融合。第二章为合作构想,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金融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局部合作先行,逐步辐射整体的方案,构建以“大珠三角金融圈”为核心的区域金融市场,逐步消除区域内的制度障碍和地方保护,实现区域内金融机构的互相促进和延伸。对“大珠三角金融圈”的构建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粤港澳三地在金融市场合作由来已久,但目前也是面临挑战最多的领域。第三章为博弈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雷;权威;;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28期

2 ;签字仪式在广州举行《泛珠三角区域科协合作框架协议》[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3 白津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3期

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课题组;左连村;黄国宪;侯亚锋;王洪良;;内地经济与香港国际竞争力[J];港澳经济;1998年06期

5 赵丙奇;李玉举;;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策略[J];改革;2006年11期

6 聂聆;鄢浩然;;我国商务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江苏商论;2011年06期

7 陈宇媚;;泛珠三角与东盟贸易合作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8 闫庆松;罗扬;;2010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1年04期

9 卢欣;;印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应永华;;公司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如心;;泛珠三角区域流通合作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谭莹;;农民工面临的任务压力及社会减压途径:以泛珠三角为例[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3 李耕;;试论如何开展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运输一体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袁持平;田甜;;泛珠三角区域贸易与投资新形势[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洁娟;甘巧林;;泛珠三角九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李良;林欣;;泛珠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融合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甘军丽;罗寿枚;;基于泛珠三角的广东工业旅游发展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前言[A];九省二区第三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黄景贵;王吉花;;泛珠三角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障碍与政策建议[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威;;区域经济合作与地方保护主义——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古小松;发挥广西的地位和作用 推进泛珠与东盟合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记者 徐海星;打造泛珠合作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N];广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勉 闫祥岭;泛珠三角“诸侯瓶颈”尝试突破[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梁钢华;泛珠三角各省区积极推动产业区域有序转移合作[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古国真 李纪泽 傅盛宁 张兴衍;广东倡导“泛珠三角”[N];深圳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唐群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N];广西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泛珠风劲好扬帆[N];江西日报;2011年

8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古小松;发挥广西的地位和作用 推进泛珠与东盟合作[N];广西日报;2009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 谢梦 胡蕾斯;粤将从六方面推进泛珠合作[N];南方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罗琼 尹海明;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高层论坛在南宁举行[N];南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克敏;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李红;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曾珠;中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勤;全球化时代的东南亚经济[D];厦门大学;2005年

7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余红胜;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秦泰;中国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蓓;试论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D];四川大学;2005年

2 沈振中;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奚秀岩;欧盟构建矩阵竞争优势[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赵辉;行政协议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刘春梅;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浩;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省级政府间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志华;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韩钟演;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中国家电产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4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4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