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4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区域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研究区域竞争力内涵、特征及来源的基础上,指出其提升途径,进而研究了对外贸易和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和相关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最后将结论应用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中。全文用系统论的思想统帅,始终贯穿要素、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战略的分析,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全文共分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导言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指出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结合学科特点,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体系。 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基础部分,首先总结并分析了已有的区域竞争力概念,提出了以要素、结构、运行机制为特点的新的区域竞争力概念,概括了区域竞争力的系统特征,指出了区域竞争力的来源和评价的方法,试图从新的角度对区域竞争力加以认识。 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对外贸易:区域竞争力的动力之一”的分析框架,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索对外贸易与区域发展的规律。本文得出了一个规律性认识:外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增强区域竞争力——增加区域要素、优化区域结构、改善区域运行机制、协调区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关系和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净出口的比重、外贸依存度、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分析等方法来测度外贸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章考察了对外贸易对区域竞争力影响的国内外情况。首先分析了各类国家外贸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外贸在不同规模国家中的地位,接着分析了国内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在国内目前阶段外贸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四章是一个以东北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文中运用“对外贸易: WP=5 区域竞争力的动力之一”的分析框架,对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判断东北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从外贸、外资与区域经济规模、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运行机制和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采用一元回归模型和巴拉萨模型以及定性的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外贸、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找出影响外贸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及外国直接投资以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 结论部分通过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和创新性结论;通过对学科和相关领域的认识,概括出本文可能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自我检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752;F127
【图文】:

模型图,模型,价值增值,钻石


图 1—2 通用的双钻石模型:Dong-Sung Cho & Hwy-Chang Moon. From Adam Smith toution of Competitiveness Theory, Singapore; River Edge, Nb, 2001.Pp116.的双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竞争中业的从事价值增值活动的企业长期保持获利的能力模型相比,通用的双钻石模型包括了跨国活动,强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持续的价值增值活动,并且求面向多国的价值增值。此外,政府不再是一个外生石模型四要素的一个重要变量。新加坡的发展说明了国内钻石和国际钻石不同作用内要素,而国际因素对新加坡的影响更大。九要素模型模型(Cho, Dong-Sung, 1994)以韩国为实证,将人视为内在因素,将机会视为外在因素。人力要素包括

模型图,芒德尔,模型,布津


示的是在同一的交易条件下随着要素禀赋量的变化两种商品的生产量如何变化,称为雷布津斯基线,即 RX∥RY。最后,X 国增加了 CX’TX的生产,减少了 CXTX 的生产,Y 国减少了 FYS 的生产,增加了 FY’S的生产,△CXTXCX’全等于△FYSFY’,从而实现了投资对贸易的完全替代。

模型图,小岛,模型,生产函数


而把 FDI 视为包括销售问题的先进生产函数的转移、移植就可以了。(2)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转移。FDI 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函数将通过员工、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以及诱发当地企业参与竞争等形式固定普及下来。小岛模型提出了 FDI“生产函数改变后的比较优势”的概念,即:(1)东道国越是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在投资国是资本密集型的前提下,就越具有比较优势;(2)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先进的生产函数就越容易移植固定下来。推导出的模型如下(见图 2—8)。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毅;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价及其路径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齐涛;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李时民;中小企业出口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郎宇;东北地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5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5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