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职业教育“邢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21:03
   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受到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基础教育模式的影响,照搬和模仿他国经验、过度依赖基础教育模式使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初期水土不服,一度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因此如何构建中国本土职业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中。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20世纪末承担原国家教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任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最早正式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命名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职业教育“邢台模式”。本文以本土创生理论、本土化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合作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邢台模式”的演进、内涵、实现基础与保障及其优化进行深入探析,探究职业教育本土模式构建的本质特征,并提出其优化策略,这对河北省职业院校以及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同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经费紧张的职业院校构建职业教育“本土模式”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职业教育“邢台模式”演进与归因。对职业教育“邢台模式”探索至完善的历程进行梳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职业教育“邢台模式”的演进原因。第三章职业教育“邢台模式”内涵与比较。本章从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德育模式、管理模式四个方面以及与其他模式的比较对职业教育“邢台模式”的内涵进行剖析。第四章职业教育“邢台模式”实现基础与保障。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对职业教育“邢台模式”实现基础与保障进行分析,旨在为职业院校构建本土模式的职业教育模式提供实践模型和操作路线。第五章职业教育“邢台模式”优化策略与建议。为了使职业教育“邢台模式”能够得到长效发展,提出了职业教育“邢台模式”的优化原则、优化机制、优化路径。结语部分,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职业教育本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本土模式建立的长期性;二是职业教育本土模式建立的复杂性;三是职业教育本土模式建立的区域性。
【学位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7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源;朱建清;殷利;顾卫丰;高雅娟;;国际化工业园背景下德国职教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17期

2 唐锡海;肖凤翔;;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13期

3 张娟;;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之构成要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4 燕艳;王傲冰;崔超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刘彩琴;刘兴;;高等职业教育“共融共赢”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年11期

6 王俊红;;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2年01期

7 李朝军;;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转型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张树敏;安蕴;李志谊;陈海涛;;对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我院内涵建设——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考察报告[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彦明;;本土的抑或本土化的——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路径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22期

10 刘庆华;黄朝川;王傲冰;;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雪丽;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唐智彬;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迟旭;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叶楠楠;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学生参与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辛欢;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冠博;河北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5 宋小乐;高职院校“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庆华;中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