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力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07: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战略、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而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的中部地区,却不断的边沿化而面临发展危机和治理危机。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要有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式和一个有力的龙头带动,这里的龙头就是这广阔的中原地区。 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经济圈和生产力布局研究的理论,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国内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经验,进而创造性地扩大和外延,并对中原经济圈的现状、理论和实践作了归纳与评价,为打造新的、广义的中原经济圈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描绘。 首先,通过对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研究和综述,认为中原经济圈所产生“点、线、面、圈”效应,既体现了区域经济理论中“极、轴、网、圈、群”理论的有机整合与灵活运用,又体现了区域经济实践中“点、线、面、圈”举措的有机统一和密切结合。 其次,通过对于通勤距离和经济距离的比较计算,得出核心发展圈是以郑州市为中心周围经济距离为100公里以内的区域;紧密协作圈是为了能够支持核心发展圈的发展,增强其辐射效应全面促进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大致范围是在核心发展圈外的经济距离大致以300公里的地域。联合发展圈,其重要意义在辐射效应和融合效应,作为中原经济圈的外围联合发展圈,以铁路、航空运输为主,公路交通为辅的快速发展距离为600公里的范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 然后,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圈的各个圈层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分别对核心发展圈和紧密协作圈的生产力进行分析和布局。核心发展圈的支柱产业为:装备制造业与大型客运车辆,食品加工与速冻食品业,煤-电-铝-建材业,商品贸易、会展与物流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紧密协作圈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与生物工程,现代化工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县域特色经济的旅游业与休闲服务业。 最后,是关于这一构想展望和建议,中原经济圈的一小时核心发展圈是根据经济圈原理和核心经济现有条件和发展前景而设计的;同时,吸纳三小时协作圈的优良生产要素,进而互动协调发展,那么中原经济圈的整体拉动能力会成倍增加。五小时经济联合发展圈意义更大,它是原材料加工、科研、交通和出口的大联动,这种联动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原经济圈位于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600公里区域内,其城市群体集中,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图 4.1 一小时经济圈地域图4.3.2 核心发展圈划分的意义核心发展圈的确定,是根据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距离进行判定的,通过这样的划分,能够最大可能地集中优势资源,确定发展核心,有力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划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集中优势资源,中原经济圈的核心发展圈集中了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市县区,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化,将一些不利于快速发展的区域暂时搁置,就可以将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产业进行集中,提高规模,提升档次,使优势得到整合,进而做大做强。(二)打破行政区划框架,长期以来市一级的行政区划诟病甚多,建立以跨行政区城市体系为主导模式的新型经济区经济格局,是我国城市化道路长期探索的客观选择和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加强县域经济的和省直管县的大趋势下,
经济基础雄厚,但是由于处于苏北地域,长期以来没有受到江苏省的足够重视,因此经济相对于南京较为落后,更无法和发展迅速的苏南地区相比较,因此,徐州的优势发挥应该更靠近中原地区,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第四,发展要求的渴望,连云港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是优良海港,并且是陇海铁路的东端,因此,为了能够加强中原地区优势产业的出口便利,必须加强和连云港的合作,以陇海铁路为依托,发展外向型经济,连云港市也可以凭借中原经济圈的迅速发展,提升其自身的经济实力。这个经济圈内需空间很大,通过连云港、接口海岸形成内需外销西宁海口,这样对经济圈的经济拉动将会有双重成效。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36298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图 4.1 一小时经济圈地域图4.3.2 核心发展圈划分的意义核心发展圈的确定,是根据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距离进行判定的,通过这样的划分,能够最大可能地集中优势资源,确定发展核心,有力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划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集中优势资源,中原经济圈的核心发展圈集中了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市县区,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化,将一些不利于快速发展的区域暂时搁置,就可以将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产业进行集中,提高规模,提升档次,使优势得到整合,进而做大做强。(二)打破行政区划框架,长期以来市一级的行政区划诟病甚多,建立以跨行政区城市体系为主导模式的新型经济区经济格局,是我国城市化道路长期探索的客观选择和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加强县域经济的和省直管县的大趋势下,
经济基础雄厚,但是由于处于苏北地域,长期以来没有受到江苏省的足够重视,因此经济相对于南京较为落后,更无法和发展迅速的苏南地区相比较,因此,徐州的优势发挥应该更靠近中原地区,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第四,发展要求的渴望,连云港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是优良海港,并且是陇海铁路的东端,因此,为了能够加强中原地区优势产业的出口便利,必须加强和连云港的合作,以陇海铁路为依托,发展外向型经济,连云港市也可以凭借中原经济圈的迅速发展,提升其自身的经济实力。这个经济圈内需空间很大,通过连云港、接口海岸形成内需外销西宁海口,这样对经济圈的经济拉动将会有双重成效。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冉;“呼包鄂”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6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3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