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人才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20:26
   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人才集聚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并引发了区域人才供需不匹配、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遭遇人才瓶颈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是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分成东、中、西以及东北四个区域进行分析讨论,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静态、动态两个层面出发,详尽描述了我国现阶段的区域人才空间集聚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探索了区域人才集聚的宏观影响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首先对人才、机制、人才集聚这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给出人才的统计口径,并结合人才集聚有关理论以及人才集聚模式、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为研究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随即,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出发,详细解析了2001年至2015年间我国区域人才集聚空间差异以及动态发展情况,并分析了这种差异性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区域人才供需不匹配、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遭遇人才瓶颈、区域经济与技术差距大等。从人才流动的方向上看,在今后几年人才更多的是由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接下来,梳理了我国区域人才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人才集聚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四大区域的人才集聚主要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区域环境、地方公共服务、区域开放度等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且各因素影响程度略不相同。最后,针对我国的区域人才空间集聚现状,在引导合理人才流动上提出一些应对方案与建议。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区域人才集聚的空间差异和促成区域人才集聚的主要原因,这对于我国政府引导人才在区域间合理流动,突破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瓶颈”制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丰富人才区域集聚理论、深化人才区域流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64.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动因模型,人才集聚,社会矛盾


61.4 技术路线图 1 研究框架图1.5 创新点(1) 从静态、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区域人才集聚的地区差异,并概括总结了由这种地区差异性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区域人才供需不匹配、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遭遇人才瓶颈、区域经济与技术差距大;从区域人才流动方向上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人才会更多地向东部区域流动。(2)在分析区域人才集聚影响因素方面,本文构建了区域人才集聚的动因模型,并在选取了客观

人才,超图,受教育程度,规章制度


国东部是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其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各项规章制度以及部、中部等区域好的多,对于人才而言未来发展空间更大,虽然东部占地面共仅包含 10 个省份,然而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人才总数却是远远超图 2 2015 年我国区域人才分布比例

人才集聚


结合我国四大区域的静态人才集聚度和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得出:第一,东部地区人才集聚远高于其他地区。目前尽管我国东部土地面积不大,济确实发展最迅速的,各项基础设施、道路状况、政策以及生活的便利程度等、中部以及东北地区更加完善,并且通常薪资水平也相对更高,对于人才而言图 3 2001-2015 年我国四大区域人才集聚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威麟;姚静静;余玲玲;刘志迎;;我国人才集聚与三次产业集聚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12期

2 孟昭霞;张平平;;我国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定位、问题与改革思路[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尹贞姬;;加强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11期

4 唐果;贺翔;;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建设重点[J];经营与管理;2012年10期

5 杨芝;;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J];当代经济;2012年02期

6 徐茜;张体勤;;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7 赵娓;;人力资本集聚: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6期

8 张敏;陈万明;刘晓杨;;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的虚拟化实现[J];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9 张同全;王乐杰;;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年11期

10 吴培冠;;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心蕊;生育冲击、人口结构与商品房市场[D];浙江大学;2016年

2 侯爱军;区域人才流动的经济适配度和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颖丽;欠发达地区吸纳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夏琛桂;我国长三角都市圈人才集聚、扩散与共享的模型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春琳;迁移人口与住宅商品房价格关系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施中良;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3 蔡佳楠;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4 苏国斌;我国政府人才市场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3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3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