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人才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64.2
【部分图文】:
61.4 技术路线图 1 研究框架图1.5 创新点(1) 从静态、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区域人才集聚的地区差异,并概括总结了由这种地区差异性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区域人才供需不匹配、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遭遇人才瓶颈、区域经济与技术差距大;从区域人才流动方向上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人才会更多地向东部区域流动。(2)在分析区域人才集聚影响因素方面,本文构建了区域人才集聚的动因模型,并在选取了客观
国东部是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其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各项规章制度以及部、中部等区域好的多,对于人才而言未来发展空间更大,虽然东部占地面共仅包含 10 个省份,然而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人才总数却是远远超图 2 2015 年我国区域人才分布比例
结合我国四大区域的静态人才集聚度和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得出:第一,东部地区人才集聚远高于其他地区。目前尽管我国东部土地面积不大,济确实发展最迅速的,各项基础设施、道路状况、政策以及生活的便利程度等、中部以及东北地区更加完善,并且通常薪资水平也相对更高,对于人才而言图 3 2001-2015 年我国四大区域人才集聚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威麟;姚静静;余玲玲;刘志迎;;我国人才集聚与三次产业集聚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12期
2 孟昭霞;张平平;;我国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定位、问题与改革思路[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尹贞姬;;加强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11期
4 唐果;贺翔;;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建设重点[J];经营与管理;2012年10期
5 杨芝;;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J];当代经济;2012年02期
6 徐茜;张体勤;;基于城市环境的人才集聚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7 赵娓;;人力资本集聚: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6期
8 张敏;陈万明;刘晓杨;;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的虚拟化实现[J];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9 张同全;王乐杰;;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年11期
10 吴培冠;;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心蕊;生育冲击、人口结构与商品房市场[D];浙江大学;2016年
2 侯爱军;区域人才流动的经济适配度和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颖丽;欠发达地区吸纳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夏琛桂;我国长三角都市圈人才集聚、扩散与共享的模型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春琳;迁移人口与住宅商品房价格关系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施中良;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3 蔡佳楠;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4 苏国斌;我国政府人才市场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3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