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发布时间:2020-12-14 08:06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享区域内资源和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和成功示范。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并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世界经济三大重心之一的东亚,区域合作起步晚,水平低,发展慢,制约了区域内各国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东亚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是推动东亚合作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必须加强东亚合作。因此,积极推动东亚合作,既是东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等经济理论,重点分析东亚合作的相关问题,研究东亚合作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中国参与东亚合作的必...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欧盟示意图
加拿大和墨西哥以6771亿美元和6178亿美元,分别居第8位和第9位。图2:北美自由贸易区示意图2.4.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eifieEeonmoieCooperatino—APEC)战后,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生产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各国间的分工日益深化,使该地区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成为加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同时,面对东亚的崛起和欧洲的日渐强大,美国调整了其对外经济政策,提出了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设想,欲以亚太为依托抗衡欧洲并牵制日本。日本则欲凭借其经济实力,确立自己在亚太的重要地位,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盟对日渐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深感忧虑,积极探求维护自身利益的途径。在此形势下,APEC(见图3)便应运而生。1989年n月5日一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首次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n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到目前为止,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
凭借其经济实力,确立自己在亚太的重要地位,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盟对日渐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深感忧虑,积极探求维护自身利益的途径。在此形势下,APEC(见图3)便应运而生。1989年n月5日一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首次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n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到目前为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J]. 樊莹. 国际经济合作. 2005(03)
[2]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争取双赢[J]. 罗肇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01)
[3]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J]. 苏浩. 外交学院学报. 2004(04)
[4]地缘政治:东亚地区合作的障碍[J]. 庞中英. 世界知识. 2004(24)
[5]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 马树生,刘厚俊. 国际贸易问题. 2004(11)
[6]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我国对策[J]. 施小蕾,郑毅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04(05)
[7]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J]. 李玮. 东南亚. 2004(03)
[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J]. 欧阳欢子. 世界经济研究. 2004(09)
[9]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J]. 林其屏. 亚太经济. 2004(03)
[10]东亚经济多边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 尤安山. 世界经济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2916115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欧盟示意图
加拿大和墨西哥以6771亿美元和6178亿美元,分别居第8位和第9位。图2:北美自由贸易区示意图2.4.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eifieEeonmoieCooperatino—APEC)战后,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生产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各国间的分工日益深化,使该地区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成为加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同时,面对东亚的崛起和欧洲的日渐强大,美国调整了其对外经济政策,提出了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设想,欲以亚太为依托抗衡欧洲并牵制日本。日本则欲凭借其经济实力,确立自己在亚太的重要地位,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盟对日渐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深感忧虑,积极探求维护自身利益的途径。在此形势下,APEC(见图3)便应运而生。1989年n月5日一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首次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n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到目前为止,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
凭借其经济实力,确立自己在亚太的重要地位,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盟对日渐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深感忧虑,积极探求维护自身利益的途径。在此形势下,APEC(见图3)便应运而生。1989年n月5日一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首次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n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到目前为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J]. 樊莹. 国际经济合作. 2005(03)
[2]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争取双赢[J]. 罗肇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01)
[3]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J]. 苏浩. 外交学院学报. 2004(04)
[4]地缘政治:东亚地区合作的障碍[J]. 庞中英. 世界知识. 2004(24)
[5]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 马树生,刘厚俊. 国际贸易问题. 2004(11)
[6]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我国对策[J]. 施小蕾,郑毅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04(05)
[7]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J]. 李玮. 东南亚. 2004(03)
[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J]. 欧阳欢子. 世界经济研究. 2004(09)
[9]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J]. 林其屏. 亚太经济. 2004(03)
[10]东亚经济多边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 尤安山. 世界经济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2916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1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