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6 13:26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一个封闭经济中,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经济的发展最终将趋于稳定的状态(Solow,1956),这个稳定状态主要指的是人均产出保持不变。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时,由于人均产出保持不变,经济的增长率将为零。经济趋向稳定状态的过程,被称为经济的收敛或趋同(Convergence)。如果经济是收敛的,在收敛的过程中,落后经济由于具有较高的资本边际产出从而增长速度将比发达经济的增长速度快。因而,落后经济将赶上发达经济,直到最后达到各自的稳定状态。经济收敛的理论不仅仅用来讨论经济是否有收敛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被用来分析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 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出现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且大多集中于地带(东中西)之间或省际之间,较少有人系统地对我国30个省的经济增长差异按经济性质进行聚类性收敛分析来研究省内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本文力图从两条主线展开并贯穿全文。在行文的逻辑思路上,将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古典理论为基础,以新古典理论的收敛性模型为计量经济模型建立的依据,进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


人均GDP对数标准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 何雄浪.  开封大学学报. 2004(04)
[2]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文化视角[J]. 高功彪,袁红清.  经济问题探索. 2004(11)
[3]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J]. 陈安平,李国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11)
[4]经济趋同假说和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J]. 曹水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5]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陈秀山,徐瑛.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5)
[6]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 覃成林.  人文地理. 2004(03)
[7]转型时期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与检验[J]. 王启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3)
[8]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 何雄浪.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9]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  财经问题研究. 2004(06)
[10]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J]. 王启仿.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03)



本文编号:2939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39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