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
发布时间:2021-01-19 11:15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发达的国家,在推动东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起着区内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新加坡在东南亚区域开展的经济活动为基础,总结出新加坡在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而言,本文认为随着东南亚区域内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加坡在促进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方的“领头羊”的作用会日益明显。文章总体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叙述了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正文三章,第一章引入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包括东南亚区域的界定、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及理论,介绍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现状;第二章分别从贸易、投资、金融、旅游以及其他方面来系统介绍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第三章则进一步探讨了阻碍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最后,总结出新加坡在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当中的作用,以及本文的进一步思考内容和论文的不足之处。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业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 与本主题相关的有代表性文献的简评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框架
第一章 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一、东南亚区域
二、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
三、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内涵
四、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章 新加坡与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
一、贸易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贸易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
二、金融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金融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三、投资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投资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
四、旅游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
五、新加坡与东南亚其他方面合作
(一) 能源
(二) 信息
(三) 环保
第三章 限制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一、身份定位
二、国家特质
三、贫富差距分化
四、大国平衡战略
结论
一、新加坡在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当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思考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思考[J]. 莫文超. 市场论坛. 2009(10)
[2]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及危机应对[J].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 2009(03)
[3]东盟国家间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陈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4]试析新加坡的东盟观及其成因[J]. 隆德新,罗炜东. 东南亚研究. 2009(04)
[5]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 伍琴琴,刘连银. 东南亚纵横. 2009(07)
[6]东盟能源安全保障合作[J]. 黎士兴,李太生. 东南亚纵横. 2009(05)
[7]东南亚石化工业现状及发展展望[J]. 周建忠. 当代石油石化. 2009(05)
[8]越南与新加坡关系(1973—2008)[J]. 黄云静. 东南亚研究. 2008(05)
[9]论新加坡与东盟关系——一个小国的地区战略实践[J]. 韦民. 国际政治研究. 2008(03)
[10]政策要闻[J]. 刘红. 国际石油经济. 2008(05)
博士论文
[1]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 卢光盛.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 杨琴.厦门大学 2008
[2]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马承文.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6883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业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 与本主题相关的有代表性文献的简评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框架
第一章 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一、东南亚区域
二、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
三、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内涵
四、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章 新加坡与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
一、贸易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贸易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
二、金融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金融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三、投资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投资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
四、旅游领域
(一) 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二) 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
五、新加坡与东南亚其他方面合作
(一) 能源
(二) 信息
(三) 环保
第三章 限制新加坡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一、身份定位
二、国家特质
三、贫富差距分化
四、大国平衡战略
结论
一、新加坡在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当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思考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思考[J]. 莫文超. 市场论坛. 2009(10)
[2]全球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及危机应对[J].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 2009(03)
[3]东盟国家间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陈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4]试析新加坡的东盟观及其成因[J]. 隆德新,罗炜东. 东南亚研究. 2009(04)
[5]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 伍琴琴,刘连银. 东南亚纵横. 2009(07)
[6]东盟能源安全保障合作[J]. 黎士兴,李太生. 东南亚纵横. 2009(05)
[7]东南亚石化工业现状及发展展望[J]. 周建忠. 当代石油石化. 2009(05)
[8]越南与新加坡关系(1973—2008)[J]. 黄云静. 东南亚研究. 2008(05)
[9]论新加坡与东盟关系——一个小国的地区战略实践[J]. 韦民. 国际政治研究. 2008(03)
[10]政策要闻[J]. 刘红. 国际石油经济. 2008(05)
博士论文
[1]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 卢光盛.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 杨琴.厦门大学 2008
[2]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马承文.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8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