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京津冀物流协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22:55
进入新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迅速崛起,规模不断壮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京津冀处在环渤海的中心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正日益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也正在不断深化。物流作为经济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贸易的增加,给本地区的区域物流合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要使京津冀区域经济真正走向一体化,加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必不可少。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必将带动以京津冀为中心,以山东、辽宁为“两翼”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本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当前,京津冀地区物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观念、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在制定物流规划时,缺少区域协调合作,谋求的是单体发展,没有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对本地区的物流进行整体的区域规划,这种情形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十...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区域物流协作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2、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二) 区域物流协作的含义及其特征
1、物流的含义
2、区域物流的含义
3、区域物流协作的含义
4、区域物流协作的基本特征
(三) 区域物流协作的原则、影响因素和趋势
1、区域物流协作的原则
2、影响区域物流协作的主要因素
3、区域物流协作的趋势
(四) 与区域物流协作相关的理论
1、非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物流协作规划的基础
2、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规划区域物流协作
二、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的障碍、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 京津冀物流现状
1、北京市物流现状
2、天津市物流现状
3、河北省物流现状
(二)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面临的主要障碍
1、区域协调发展观念不强,区域物流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2、缺失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未能形成符合区域物流业要求的跨地区、跨行业、复合型的物流产业
3、发展区域物流业的产业基础尚未形成
4、缺乏快速便捷的区域间的城际交通体系
(三)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必要性分析
1、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适应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整合京津冀区域产业资源,加快本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增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4、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搞活流通,带动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可行性分析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河北曹妃甸港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京津冀区域内实现物流协作的意愿在逐步增强
3、明显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国内外区域物流协作的实践经验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区域物流软件建设,促进京津冀物流协作
1、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地域文化融合
2、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物流协调合作机制
3、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体系,完善区域物流发展政策
4、加强区域内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培养
(二) 加强区域物流硬件建设,促进京津冀物流协作
1、 建立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
2、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3、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分工与协作
4、建立京津冀应急物流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矛盾与路径选择[J]. 金志云. 理论探讨. 2007(06)
[2]东北亚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J]. 徐静毅. 河北企业. 2007(05)
[3]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与环黄渤海经济区的合作前景[J]. 卢卫.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2)
[4]以港口业合作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J]. 曹红阳,刘大成. 东北亚论坛. 2007(02)
[5]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J]. 李灏,冯百侠,王宏剑.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6]面向东北亚:天津滨海新区的现状与未来[J]. 李锦坤. 东北亚论坛. 2007(01)
[7]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物流一体化探析[J]. 钱芝网. 生产力研究. 2006(10)
[8]试论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 谢鹏,王健. 物流科技. 2006(10)
[9]长三角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探索[J]. 李荷华,唐国春. 现代管理科学. 2006(06)
[10]中国东北亚物流中心化的实证分析[J]. 朴英爱. 经济纵横. 2006(08)
硕士论文
[1]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现状与发展[D]. 张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1957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区域物流协作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2、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二) 区域物流协作的含义及其特征
1、物流的含义
2、区域物流的含义
3、区域物流协作的含义
4、区域物流协作的基本特征
(三) 区域物流协作的原则、影响因素和趋势
1、区域物流协作的原则
2、影响区域物流协作的主要因素
3、区域物流协作的趋势
(四) 与区域物流协作相关的理论
1、非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物流协作规划的基础
2、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规划区域物流协作
二、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的障碍、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 京津冀物流现状
1、北京市物流现状
2、天津市物流现状
3、河北省物流现状
(二)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面临的主要障碍
1、区域协调发展观念不强,区域物流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2、缺失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未能形成符合区域物流业要求的跨地区、跨行业、复合型的物流产业
3、发展区域物流业的产业基础尚未形成
4、缺乏快速便捷的区域间的城际交通体系
(三)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必要性分析
1、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适应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整合京津冀区域产业资源,加快本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增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4、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是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搞活流通,带动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可行性分析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河北曹妃甸港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京津冀区域内实现物流协作的意愿在逐步增强
3、明显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国内外区域物流协作的实践经验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物流协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区域物流软件建设,促进京津冀物流协作
1、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地域文化融合
2、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物流协调合作机制
3、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体系,完善区域物流发展政策
4、加强区域内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培养
(二) 加强区域物流硬件建设,促进京津冀物流协作
1、 建立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
2、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3、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分工与协作
4、建立京津冀应急物流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矛盾与路径选择[J]. 金志云. 理论探讨. 2007(06)
[2]东北亚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J]. 徐静毅. 河北企业. 2007(05)
[3]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与环黄渤海经济区的合作前景[J]. 卢卫.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2)
[4]以港口业合作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J]. 曹红阳,刘大成. 东北亚论坛. 2007(02)
[5]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J]. 李灏,冯百侠,王宏剑.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6]面向东北亚:天津滨海新区的现状与未来[J]. 李锦坤. 东北亚论坛. 2007(01)
[7]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物流一体化探析[J]. 钱芝网. 生产力研究. 2006(10)
[8]试论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 谢鹏,王健. 物流科技. 2006(10)
[9]长三角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探索[J]. 李荷华,唐国春. 现代管理科学. 2006(06)
[10]中国东北亚物流中心化的实证分析[J]. 朴英爱. 经济纵横. 2006(08)
硕士论文
[1]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现状与发展[D]. 张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1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0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