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空间整合下区域行政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13:32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参与经济竞争与谋求发展的个体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各行政区划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利己主义,将发展的眼光局限在个人的利益上,不能够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处理经济合作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本论文以行政区划之间共同开发建设为中心,研究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旨在探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过程中,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消除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中存在着的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障碍,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机制,即区域行政体制及其可行的实现形式。实现各地方之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通,使经济社会各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以促进各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面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这不仅有利于缩小地方间的差距,减少社会不公,而且还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开篇介绍区域行政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中心概念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随后主要论述在经济发展中区域行政的出现,并对地方行政产生的影响,在竞争和依赖的交织中,地方行政对区域行政的阻碍...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核心概念的阐述
1.3.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1.3.2 区域行政
1.4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写作框架
2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2.1 区域经济空间形成的过程
2.1.1 区域经济空间形成过程的两种运动形式
2.1.2 两种运动形式的作用机制
2.2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2.2.1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必要性
2.2.2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标准
2.3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对地方发展的影响
2.3.1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导致地点的竞争问题
2.3.2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3 经济空间整合下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矛盾与根源
3.1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矛盾
3.1.1 经济区与行政区合作中的竞争
3.1.2 经济区与行政区竞争中的合作
3.1.3 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统一
3.2 地方行政的限制
3.2.1 地方本位主义
3.2.2 制度性阻碍
3.2.3 地方利益争夺
4 经济空间整合下区域行政的兴起与实践
4.1 区域行政的兴起
4.2 区域行政包含的基本变量
4.3 区域行政的制度设置与改革
4.4 地方行政组织间的合作
4.5 国家的宏观协调的完善
5 经济空间整合下区域行政的模式设计
5.1 项目合作式
5.2 经济联合区
5.3 政体联盟
5.4 区域性中心城市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城市组群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例[J]. 王士君,吴嫦娥. 地理学报. 2004(S1)
[2]论市场主导取代政府主导——从区域经济整合看东北振兴[J]. 钟贤巍,辛本禄. 经济纵横. 2004(05)
[3]论回归前后的粤港澳政府间关系——从集团理论的视角分析[J]. 陈瑞莲,杨爱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4]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难点探析[J]. 郑为汕. 理论探索. 2003(06)
[5]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分析[J]. 豆建民. 经济问题探索. 2003(09)
[6]浅论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J]. 张紧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02)
[7]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J]. 陈瑞莲,张紧跟. 中国行政管理. 2002(12)
[8]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探讨[J]. 石忆邵,王克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9]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研究[J]. 王胜章.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0(04)
[10]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 谢庆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010965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核心概念的阐述
1.3.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1.3.2 区域行政
1.4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写作框架
2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2.1 区域经济空间形成的过程
2.1.1 区域经济空间形成过程的两种运动形式
2.1.2 两种运动形式的作用机制
2.2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2.2.1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必要性
2.2.2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标准
2.3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对地方发展的影响
2.3.1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导致地点的竞争问题
2.3.2 区域经济空间的形成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3 经济空间整合下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矛盾与根源
3.1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矛盾
3.1.1 经济区与行政区合作中的竞争
3.1.2 经济区与行政区竞争中的合作
3.1.3 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统一
3.2 地方行政的限制
3.2.1 地方本位主义
3.2.2 制度性阻碍
3.2.3 地方利益争夺
4 经济空间整合下区域行政的兴起与实践
4.1 区域行政的兴起
4.2 区域行政包含的基本变量
4.3 区域行政的制度设置与改革
4.4 地方行政组织间的合作
4.5 国家的宏观协调的完善
5 经济空间整合下区域行政的模式设计
5.1 项目合作式
5.2 经济联合区
5.3 政体联盟
5.4 区域性中心城市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城市组群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例[J]. 王士君,吴嫦娥. 地理学报. 2004(S1)
[2]论市场主导取代政府主导——从区域经济整合看东北振兴[J]. 钟贤巍,辛本禄. 经济纵横. 2004(05)
[3]论回归前后的粤港澳政府间关系——从集团理论的视角分析[J]. 陈瑞莲,杨爱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4]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难点探析[J]. 郑为汕. 理论探索. 2003(06)
[5]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分析[J]. 豆建民. 经济问题探索. 2003(09)
[6]浅论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J]. 张紧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02)
[7]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J]. 陈瑞莲,张紧跟. 中国行政管理. 2002(12)
[8]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探讨[J]. 石忆邵,王克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9]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研究[J]. 王胜章.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0(04)
[10]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 谢庆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010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1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