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06:39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各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形成的因素、特点、发展趋势。研究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耦合作用,并就怎样建立产业集群提出相关的建议。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影响着该国的经济的主要因素。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是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这更多的是从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角度而言。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而言,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所以,我国要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文章结尾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了我国的汽车工业现状和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并就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安徽汽车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速我省汽车工业的发展,圆汽车强省之梦。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可能创新点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1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2.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2.1 外部规模经济
2.2.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3 专业化和分工
2.2.4 交易成本的优势
2.2.5 产品差异化优势
2.2.6 区位品牌优势
2.2.7 合作优势
2.2.8 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3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3.1 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3.1.1 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基本态势
3.1.2 巨大的市场需求
3.1.3 产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3.2 安徽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汽车企业规模小
3.2.2 汽车产业分散
3.2.3 自主开发能力弱
3.2.4 零部件发展滞后,专业化水平低
3.2.5 生产模式和管理水平低
3.2.6 营销方式和营销体系不健全
3.2.7 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3.3 主要优势
3.3.1 注重细分市场,产品结构不类同
3.3.2 区位优势
3.3.3 人才优势
3.3.4 自然资源优势
3.4 国外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3.4.1 关键性企业的吸引作用
3.4.2 本地化网络联系
3.4.3 社会根植性
第四章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4.1 整合现有汽车产业链,培育大企业集团
4.2 利用我省独特的自主品牌优势,引进或发展关键性企业
4.3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4.4 发挥汽车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4.5 制定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引导汽车产业集群的实现
4.6 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4.6.1 在研发投入方面
4.6.2 人才方面
4.7 积极开拓国际汽车市场,拓宽我省汽车工业成长空间
4.8 把发展汽车产业和利用外资紧密结合起来
4.9 融入长三角,打破行政壁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主创新: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以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为例[J]. 朱礼龙,周德群. 企业经济. 2006(03)
[2]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研究[J]. 冯梅,张贵华. 科技和产业. 2006(01)
[3]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戴思茂. 华东经济管理. 2005(12)
[4]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J]. 张丽莉. 汽车工业研究. 2005(03)
[5]产业集群及其在福建发展的思考[J]. 黄丽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6]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吴勤堂. 管理世界. 2004(02)
[7]推动安徽汽车工业实现第二次跨越[J]. 魏晓明,花家红. 安徽决策咨询. 2004(01)
[8]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汪秀婷,管顺丰. 北京汽车. 2003(02)
[9]企业集群的优势及形成机理[J]. 吴宣恭. 经济纵横. 2002(11)
[10]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及应对措施[J]. 张康萌. 汽车运用. 2001(03)
本文编号:3030414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可能创新点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1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2.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2.1 外部规模经济
2.2.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3 专业化和分工
2.2.4 交易成本的优势
2.2.5 产品差异化优势
2.2.6 区位品牌优势
2.2.7 合作优势
2.2.8 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3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3.1 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3.1.1 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基本态势
3.1.2 巨大的市场需求
3.1.3 产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3.2 安徽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汽车企业规模小
3.2.2 汽车产业分散
3.2.3 自主开发能力弱
3.2.4 零部件发展滞后,专业化水平低
3.2.5 生产模式和管理水平低
3.2.6 营销方式和营销体系不健全
3.2.7 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3.3 主要优势
3.3.1 注重细分市场,产品结构不类同
3.3.2 区位优势
3.3.3 人才优势
3.3.4 自然资源优势
3.4 国外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3.4.1 关键性企业的吸引作用
3.4.2 本地化网络联系
3.4.3 社会根植性
第四章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4.1 整合现有汽车产业链,培育大企业集团
4.2 利用我省独特的自主品牌优势,引进或发展关键性企业
4.3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4.4 发挥汽车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4.5 制定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引导汽车产业集群的实现
4.6 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4.6.1 在研发投入方面
4.6.2 人才方面
4.7 积极开拓国际汽车市场,拓宽我省汽车工业成长空间
4.8 把发展汽车产业和利用外资紧密结合起来
4.9 融入长三角,打破行政壁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主创新: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以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为例[J]. 朱礼龙,周德群. 企业经济. 2006(03)
[2]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研究[J]. 冯梅,张贵华. 科技和产业. 2006(01)
[3]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戴思茂. 华东经济管理. 2005(12)
[4]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J]. 张丽莉. 汽车工业研究. 2005(03)
[5]产业集群及其在福建发展的思考[J]. 黄丽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6]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吴勤堂. 管理世界. 2004(02)
[7]推动安徽汽车工业实现第二次跨越[J]. 魏晓明,花家红. 安徽决策咨询. 2004(01)
[8]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汪秀婷,管顺丰. 北京汽车. 2003(02)
[9]企业集群的优势及形成机理[J]. 吴宣恭. 经济纵横. 2002(11)
[10]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及应对措施[J]. 张康萌. 汽车运用. 2001(03)
本文编号:3030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3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