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发布时间:2021-02-16 21:36
一个国家区域开放同时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对内开放或者称之为区际开放;另一则是对外开放。我国区域开放主要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明显地带有片面色彩:强调对外开放甚于对内开放,强调国际贸易甚于区际贸易。片面的区域开放战略与政策促成了我国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迅速发展;同时导致了国内区际开放进展缓慢,没有形成应有的地区分工,区际贸易受到抑制。相对于先行工业化大国,我国这种高度发达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与封闭的区际关系、狭小的国内区际贸易并存的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势必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但是,以加入WTO为契机,我国将掀起区际开放的热潮。本文运用了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及其可能的路径,进而探讨区际开放后我国主要地区(主要以三大地带为研究主体)的贸易模式——在此特指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变化与趋向。本文的逻辑主线是: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分别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和入世的冲击等四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并讨论了区际开放的可能路径;第三章分别讨论了区际开放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总体的地区产业布局及...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三大地带GDP的比重
图4.3我国三大地带人均GDP差异数据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而得。从图4.3可以得知,尽管三大地带的人均GDP都在大幅上升,但三大地带之间尤其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增大,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63.7元,中部地区为310.1元,两者的差异是153.6元,前者是后者的1.5倍;1990年东部地区为1963.9元,中部地区为1263.8
数据来源:陈家海著,((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2000年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整理补充而得。从图4.4我们可以发现,1994年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比重最低,仅为n.7%,此后一直在增长,到2000年上升为15.5%,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但资源丰富,随着政府投资的加大、政策的倾斜、西部地区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相信西部地区的经济马上能有所起色,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也将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区际贸易的影响有二:一是增大中西部地区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向型贸易转移: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理论验证与预期应用[J]. 谷克鉴,吴宏. 管理世界. 2003(04)
[2]加入WTO后我国制度变迁的新趋势[J]. 卢现祥. 当代财经. 2002(10)
[3]产业结构趋同成因的博弈分析[J]. 苏明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09)
[4]区际开放:左右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J]. 赵伟. 经济学家. 2001(05)
[5]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J]. 赵伟. 浙江学刊. 2001(02)
[6]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观点综述[J]. 周耀东. 经济学动态. 1998(11)
本文编号:3036965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三大地带GDP的比重
图4.3我国三大地带人均GDP差异数据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而得。从图4.3可以得知,尽管三大地带的人均GDP都在大幅上升,但三大地带之间尤其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增大,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63.7元,中部地区为310.1元,两者的差异是153.6元,前者是后者的1.5倍;1990年东部地区为1963.9元,中部地区为1263.8
数据来源:陈家海著,((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2000年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整理补充而得。从图4.4我们可以发现,1994年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比重最低,仅为n.7%,此后一直在增长,到2000年上升为15.5%,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但资源丰富,随着政府投资的加大、政策的倾斜、西部地区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相信西部地区的经济马上能有所起色,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也将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区际贸易的影响有二:一是增大中西部地区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向型贸易转移: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理论验证与预期应用[J]. 谷克鉴,吴宏. 管理世界. 2003(04)
[2]加入WTO后我国制度变迁的新趋势[J]. 卢现祥. 当代财经. 2002(10)
[3]产业结构趋同成因的博弈分析[J]. 苏明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09)
[4]区际开放:左右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J]. 赵伟. 经济学家. 2001(05)
[5]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J]. 赵伟. 浙江学刊. 2001(02)
[6]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观点综述[J]. 周耀东. 经济学动态. 1998(11)
本文编号:3036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3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