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13:18
  空间结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区域的结合日益紧密。流域作为最典型的一种区域类型,其较强的整体性与自组织能力是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的科学基础。 本文以赣江流域为例,首先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提炼出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概念模型。然后分别对赣江流域面状的“核心-边缘”结构、点状的城市中心性、线状的交通线通达性空间结构及航道开发过程、港口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借鉴城市空间结构自组织理论,建立流域空间结构演化模型。最后对赣江流域的空间结构优化进行了尝试。 本文研究过程中,注重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力争对传统的空间结构研究方法作有益补充。并引入历史分析方法,将空间结构研究覆盖的时间尺度拉长,更有利于进行演化过程的模拟。 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与赣江流域的3面环山的特点相对应,赣江流域经济格局显示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南昌、新余、抚州3市周围地区构成经济核区,景德镇地区为次核心区,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是流域内主要城市,而其他地区则为经济边缘区。 (2)赣江流域城市中心性不强,除南昌外均不足以成为地区的增长极,城市体系结构不完整,缺乏中间层次城...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中国自然地理区域与主要河流的关系

内河港口,四川盆地,成都


人口密度和乡镇面积的关系,将四川盆地分成两个地区。一个由长江及其巨大支流下游两岸的68个县组成,这些县的分成显示出明显不同于88个县的分布。前一组县称之为中央河谷地带,在图中用深色阴影表示,盆地其余部分则用浅色阴影表示(图2一4),呈现明显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这两个地带分布的差异,无法从地形、土地生产力或气候方面的原因进行解释。由于四川盆地陆路交通相对滞后,只在那些中心地区有轮船通行的市场体系中才出现了有一定意义的商业化。因而,假设整个中央河谷地带的市场体系处于快速生长期,导致了大量新市场的出现,而与边缘地带形成明显的差别[47】。需要说明的是,施坚雅的“核心一边缘”结构是从城镇体系的发展差异角度提出的,这与弗雷德曼(J.Friedmann)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而提出的“核心一边缘”理论是有本质差别的。前者强调的是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在流域内部体现出的2种类型的差别,而后者强调的是区域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区域功能的发展类型的差别。3、“点一轴”理论在长江流域开发中的应用自1990年《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采纳了陆大道先生的T型开发模式建议以来

分布图,经济中心,江西省,影响区


第三章翰江流城宏观区位心城市影响区作了划分。广州与武汉影响区的分界横穿吉安市中部和抚州市南部,上海与武汉影响区的分界在上饶市和鹰潭市西界(图3一7)。考虑到经济区的划分不破市的原则,江西省的经济区应如图3一8划分。可见,江西省的经济区位并不象其自然区位那样是个完整的单元,而是受周围3个强经济中心的影响,破碎为3个受影响区。图3一江西省受周边强经济中心影响区分布图四、江西省经济区位边缘化特征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一边缘模式把整个国家或区域的空间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认为系统内的经济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发达的首位城市或大城市所在的区域具有较强的发展原动力,虽然也可能对外部世界金融资本中心有所依赖,但它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控制作用[1’]。相对于核心区的边缘区是欠发达的依赖于核心区被其控制的子系统。从核心区至边缘区还包括次核心区、向上发展区等过渡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核心区的扩散作用加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J]. 刘继生,陈彦光.  地理科学. 2003(06)
[2]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J]. 秦尊文.  江汉论坛. 2003(12)
[3]城市人口区域分布动态演化自组织模型初步研究[J]. 苏小康,曾光明,黄国和,李建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10)
[4]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一个综述[J]. 涂妍,陈文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5]江西省经济区位特征及其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研究[J]. 俞勇军,陆玉麒.  经济地理. 2003(04)
[6]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 曹小曙,阎小培.  地理研究. 2003(03)
[7]城市增长理论述评与启示[J]. 王宏伟,袁中金,侯爱敏.  国外城市规划. 2003(03)
[8]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数学推导[J]. 陆玉麒,俞勇军.  地理学报. 2003(03)
[9]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 周一星,张莉.  地理学报. 2003(02)
[10]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J]. 王颖,陆玉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本文编号:3061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61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