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18:25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5600多千米,占全国陆地边境的四分之一。新疆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我国通向中亚的重要陆路通道,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五个中亚国家毗邻,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扩大经贸合作的区位优势,是开拓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市场的前沿阵地。新疆有着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合作的诸多有利条件。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新疆在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蔬菜、瓜果和花卉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亚五国既需要这些廉价质优的农产品,也有加强同中国新疆农业科技合作和扩大农产品贸易和投资的愿望。随着我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合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深入开展农业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这—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区域合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借鉴,深入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的基础与潜力,探索了现有的合作机制以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针对问题以及未来合作的趋势,为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农业区域
1.2.2 机制的概念
1.2.3 农业区域合作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重点、难点、特色之处
第二章 农业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
2.1 农业区域合作相关理论
2.1.1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合作
2.1.2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合作
2.1.3 竞争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合作
2.1.4 关税同盟理论与自由贸易区理论
2.2 农业区域合作实践
2.2.1 国际农业区域合作实践
2.2.2 我国参与的农业区域合作实践
2.3 农业区域合作的实践经验给新疆带来的启示
2.3.1 农业区域合作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2 农业区域合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主导
2.3.3 农业区域合作必须循序渐进,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
2.3.4 加快机制化建设是保障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不断深化的关键
第三章 中亚国家的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3.1 农业资源禀赋
3.1.1 土地资源
3.1.2 气候、水资源与灌溉
3.1.3 农业人口及农村劳动力
3.1.4 农业投入和物质装备
3.2 农产品生产
3.3 食品加工业
3.4 农产品贸易
3.5 农产品消费
第四章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潜力分析
4.1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4.1.1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的历程
4.1.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4.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4.2.1 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
4.2.2 中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
4.2.3 中国新疆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
4.3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潜力
4.3.1 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
4.3.2 农业科技合作潜力
4.3.3 农业投资合作潜力
第五章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现有合作机制分析
5.1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现有合作机制概况
5.1.1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区域合作机制
5.1.2 独具特色的"展会经济"合作机制
5.1.3 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贸易合作机制
5.1.4 农业科技交流与人员互访机制
5.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现有合作机制的主要缺陷分析
5.2.1 合作机制框架尚不完善
5.2.2 对合作各方经济利益协调能力不足
5.2.3 对合作各方的约束性不强
5.2.4 区域内政治经济的差异性影响了合作机制的运行效果
第六章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构建
6.1 构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的意义
6.1.1 能够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
6.1.2 能够给各方一个稳定的预期,避免可能的潜在冲突
6.1.3 能够弥补新疆与中亚国家现有合作模式的不足
6.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的原则
6.2.1 互惠互利,扩大合作的原则
6.2.2 实事求是,市场导向的原则
6.2.3 务实合作,提高效率的原则
6.2.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6.3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内容
6.3.1 农业合作沟通协商机制
6.3.2 农业贸易和投资仲裁协调机制
6.3.3 农业产业对接机制
6.3.4 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
6.3.5 展会经济合作机制
6.3.6 农业科技和人才交流机制
6.3.7 农业合作信息咨询与服务机制
6.3.8 农业合作投融资机制
6.3.9 农业合作风险防范机制
6.3.10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互动机制
第七章 保障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7.1 中国政府应高度重视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区域合作
7.2 明确赋予新疆地方政府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区域合作的权限
7.3 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促进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区域合作
7.4 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
7.5 强化地方政府在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与有效运行中的主导作用
7.6 充分利用已有的合作平台与机制,加快农业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步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J]. 朱新鑫,李豫新. 国际经贸探索. 2011(03)
[2]一体化架构下两岸农业合作的省思与机制创新[J]. 吴凤娇,李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3]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 李豫新,朱新鑫. 农业经济问题. 2010(09)
[4]新疆对中亚地区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J]. 许云霞. 开放导报. 2010(03)
[5]关于新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业深化合作的机制思考[J]. 郑清贤. 台湾农业探索. 2010(02)
[6]中亚国家与中国新疆农业合作模式及途径探讨[J]. 刘英杰,马惠兰. 世界农业. 2010(04)
[7]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优势分析[J]. 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 世界农业. 2010(01)
[8]中国现代农业问题研究进展[J]. 张建华. 经济经纬. 2009(06)
[9]中哈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王海燕.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9(08)
[10]闽台农业合作双赢机制探析[J]. 陈丽丽.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硕士论文
[1]潍(坊)台(湾)农业合作机制的研究[D]. 王希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2]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究[D]. 周雪春.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4272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农业区域
1.2.2 机制的概念
1.2.3 农业区域合作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重点、难点、特色之处
第二章 农业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
2.1 农业区域合作相关理论
2.1.1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合作
2.1.2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合作
2.1.3 竞争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合作
2.1.4 关税同盟理论与自由贸易区理论
2.2 农业区域合作实践
2.2.1 国际农业区域合作实践
2.2.2 我国参与的农业区域合作实践
2.3 农业区域合作的实践经验给新疆带来的启示
2.3.1 农业区域合作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2 农业区域合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主导
2.3.3 农业区域合作必须循序渐进,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
2.3.4 加快机制化建设是保障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不断深化的关键
第三章 中亚国家的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3.1 农业资源禀赋
3.1.1 土地资源
3.1.2 气候、水资源与灌溉
3.1.3 农业人口及农村劳动力
3.1.4 农业投入和物质装备
3.2 农产品生产
3.3 食品加工业
3.4 农产品贸易
3.5 农产品消费
第四章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潜力分析
4.1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4.1.1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的历程
4.1.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4.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4.2.1 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
4.2.2 中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
4.2.3 中国新疆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
4.3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潜力
4.3.1 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
4.3.2 农业科技合作潜力
4.3.3 农业投资合作潜力
第五章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现有合作机制分析
5.1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现有合作机制概况
5.1.1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区域合作机制
5.1.2 独具特色的"展会经济"合作机制
5.1.3 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贸易合作机制
5.1.4 农业科技交流与人员互访机制
5.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现有合作机制的主要缺陷分析
5.2.1 合作机制框架尚不完善
5.2.2 对合作各方经济利益协调能力不足
5.2.3 对合作各方的约束性不强
5.2.4 区域内政治经济的差异性影响了合作机制的运行效果
第六章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构建
6.1 构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的意义
6.1.1 能够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
6.1.2 能够给各方一个稳定的预期,避免可能的潜在冲突
6.1.3 能够弥补新疆与中亚国家现有合作模式的不足
6.2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的原则
6.2.1 互惠互利,扩大合作的原则
6.2.2 实事求是,市场导向的原则
6.2.3 务实合作,提高效率的原则
6.2.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6.3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内容
6.3.1 农业合作沟通协商机制
6.3.2 农业贸易和投资仲裁协调机制
6.3.3 农业产业对接机制
6.3.4 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
6.3.5 展会经济合作机制
6.3.6 农业科技和人才交流机制
6.3.7 农业合作信息咨询与服务机制
6.3.8 农业合作投融资机制
6.3.9 农业合作风险防范机制
6.3.10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互动机制
第七章 保障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7.1 中国政府应高度重视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区域合作
7.2 明确赋予新疆地方政府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区域合作的权限
7.3 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促进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区域合作
7.4 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
7.5 强化地方政府在农业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与有效运行中的主导作用
7.6 充分利用已有的合作平台与机制,加快农业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步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J]. 朱新鑫,李豫新. 国际经贸探索. 2011(03)
[2]一体化架构下两岸农业合作的省思与机制创新[J]. 吴凤娇,李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3]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 李豫新,朱新鑫. 农业经济问题. 2010(09)
[4]新疆对中亚地区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J]. 许云霞. 开放导报. 2010(03)
[5]关于新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业深化合作的机制思考[J]. 郑清贤. 台湾农业探索. 2010(02)
[6]中亚国家与中国新疆农业合作模式及途径探讨[J]. 刘英杰,马惠兰. 世界农业. 2010(04)
[7]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优势分析[J]. 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 世界农业. 2010(01)
[8]中国现代农业问题研究进展[J]. 张建华. 经济经纬. 2009(06)
[9]中哈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王海燕.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9(08)
[10]闽台农业合作双赢机制探析[J]. 陈丽丽.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硕士论文
[1]潍(坊)台(湾)农业合作机制的研究[D]. 王希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2]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究[D]. 周雪春.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4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9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