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1-03-23 02:57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党的民族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西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广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本论文分三部分:一、改革开放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述;二、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三、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前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首先从经济资源条件、建制沿革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的落实等三方面简要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情特点。其次是概括性地阐述了在这样的区情条件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等三个时间段进行纵向梳理,指出了改革开放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第三是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落后的三个主要原因:1、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先天不足:“老、少、边、山、穷”;2、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3、投入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Chinese abstract
一、改革开放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述
    (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情特点
        1、经济资源条件
        2、建制沿革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落实
    (二) 改革开放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概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3、"文化大革命"时期
    (三) 改革开放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先天不足:"老、少、边、山、穷"
        2、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脱离广西经济建设实际
        3、投入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 基本概况
        1、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2、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
        3、财政收入稳步增加
        4、经济体制转轨创新
    (二) 历史分析
        1、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2、工业化进程逐年呈加速之势
        3、对外贸易逐年增长
        4、城市化逐步推进
    (三)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教训
        1、坚持实事求是,从广西的区情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2、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3、切实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缩小差距,是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前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经济发展前景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广西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突显
        3、"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圈的启动加快广西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协调与发展
    (二) 面临的问题
        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缓慢
        2、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3、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缓慢,农村贫困人口多
    (三) 相应的对策
        1、加快工业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来广西新境界——写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结束之际[J]. 何颖.  当代广西. 2006(22)
[2]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 莫勇波,林春逸.  改革与战略. 2005(08)
[3]促进广西县域经济稳健发展的措施建议[J]. 李顺明.  改革与战略. 2005(08)



本文编号:3094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94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