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现代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分析 ——以廊坊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9 09:3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产业密度也越来越大,进而产生了人口压力、就业压力、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大城市的建设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建设卫星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在近几十年卫星城的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卫星城只是机械地模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功能单一,往往只起到了“卧城”的作用。不仅不能有效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还会造成更大的交通压力,进而使得大城市不得不继续以“摊大饼”的方式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卫星城的功能建设不够完善,对现代卫星城的功能定位认识模糊,不能使其形成有效的吸引力。为了使我国城市化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要加强规划和建设现代卫星城,使卫星城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现代卫星城的功能定位,从而达到有效吸引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企业的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国外成熟卫星城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城市现状,从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列举了现代卫星城应该具备的五项功能。即适宜的居住环境,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的教育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丰富的文化产业。之后,本文以廊坊市为例,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分析 ——以廊坊市为例


英国卫星城规划Fig2.1Britishsatellitetownplanning

卫星城,分割点,巴黎,统计资料


多 的 高 技术 产业 ,把 中 心 城市 中从 事相 关岗 位 工 作的 人口 吸引 到 卫 星 城 中。 另 一 方 面, 更 加注 重 卫 星城 的基 础设 施 建 设, 打 造 相 当于 甚至 超过 中心 城 市 的生 活环 境, 使 得卫 星城 吸引 更多 中 心 城市 的人 口来 这 里 生活 、就 业 。以 米尔 顿 凯 恩斯 为代 表的 这 一 时 期 的卫 星城 的特 征是 : 城 市规 模进 一步 扩 大, 功 能更 加齐 全, 产 业结 构更 加优 化 ,基 础设 施 的 建设 更加 齐全 ,文 化事 业的 发展 更加 丰富 多 彩 ,人 们 的 生活 水 平 甚至 高过 中心 城市 。总 体来 说, 英 国卫 星 城 的发 展经 过了 “ 田 园 城 市” 、“卧 城” 、“产 业 转 移城 ” 、“ 新 型卫 星城” 等 发展 模式 ,其 发 展 过程 经历 了由 不成 熟 到 相对 成熟 的阶 段 ,为 卫星 城 的 发 展 建设 做了 很 大 贡 献, 也为 城市 结 构 的合 理规 划奠 定了 基 础 。但 是, 纵观 英 国 卫 星 城的 整个 发展 历程 , 依 然存 在很 多问 题 。 统 计 表明 ,英 国卫 星 城 中 只 有1 0 %的 人口 是从 中 心 城市 迁移 出来 的, 大部 分 居 民都 是来 自中 心 城 市以 外的 乡村 ,对 中心 城 市 的 人 口问 题没 有起 到 有 效 的 缓解 作用 9 ] 。但 是, 这 些外 来居 民 中 很大 一部 分是 原本 打算 入 住 到 的 中心 城市 的, 这 样一 来也 间接 的缓 解 了 大城 市的 人口 压 力。 英 国卫 星 城 的发 展 对 世界 范围 内城 市 化 过 程 中出 现的 众多 问题 的解 决 起 到了 关键 性的 作 用。 我 们在 借 鉴 英国 卫 星 城建 设经 验的

分布图,卫星城,分布图,活水


现代 卫 星城 的 功能 定 位分 析 “城 市 病 ”的 困扰 。 优 化城 市结 构 ,拓 展城 市 空 间是 解决 大城 市 高 密 度 的人 口和 企业 所造 成的 一 系 列问 题的 必经 之 路。 这 一时 期我 国城 市 的 产业 结构 、经 济 总 量 、综 合 吸 引 力、 生 活水 平 、 建 筑水 平等 都有 了 大 幅度 的提 高, 我 国城 市建 设总 体 上 进入 了现 代化 。卫 星 城 作为 我国 城 市规 划 建 设的 组 成 部分 , 也 必须 符 合 时代 的 发 展, 建 设现 代化 的卫 星城 [2 9 ] 。另 外 ,作 为现 代 化 的 大都 市的 卫星 城 只 有与 中心 城市 发展 一 致, 才 能产 生 有 效的 吸 引 力, 缓 解 大 城市 的压 力 。2 - 2 - 2 国 内 卫 星城 建 设 总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东拓南扩视域下廊坊承接产业转移探讨[J]. 王红军.  职业时空. 2012(07)
[2]廊坊在环首都经济圈开发中的功能定位分析[J]. 王艳梅.  中国商贸. 2011(11)
[3]上海第一批卫星城建设[J]. 黄啸.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0(02)
[4]卫星城理论体系评述[J]. 王楠,王娟.  商场现代化. 2009(21)
[5]北京卫星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及建议[J]. 李倞,徐析.  山东林业科技. 2008(04)
[6]快速发展中的郊区新城交通对策研究[J]. 张毅媚,潘轶铠,高克林.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08(01)
[7]论卫星城的职能定位[J]. 侯景新,滕秋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8]新经济时代中国大都市的郊区化机制探讨——兼与美国郊区化的比较[J]. 吕拉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4)
[9]新城市主义运动的城市设计方法论[J]. 林中杰,时匡.  建筑学报. 2006(01)
[10]“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构成——北京万达广场二期工程建筑功能概述[J]. 罗昕,董少宇.  建筑学报. 2005(10)

硕士论文
[1]国家中心城市卫星城选择与发展研究[D]. 任海钰.重庆工商大学 2012
[2]我国新城发展的模式研究[D]. 李英杰.兰州大学 2012
[3]西安卫星城发展策略研究[D]. 付倩.西安工业大学 2011
[4]基于大城市的我国卫星城发展策略研究[D]. 曹莎.长安大学 2008
[5]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客运交通模式配置研究[D]. 梅蕾.长安大学 2008
[6]大城市郊区新市镇建设与管理研究[D]. 张开琳.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天津城郊居住区规划建设模式与发展研究[D]. 杜忠晓.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47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147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6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