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19:58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的典型产业。因而,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两大挑战。然而,目前从产业层面对建筑业所进行的研究多单纯侧重于产业竞争力或可持续发展中的某一方面,对二者的综合考虑较少。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文在综述了与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在简要阐释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即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本文集成建立了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指标体系,为全面衡量比较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提供了平台和框架。在分析了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后,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辅之以聚类分析来进行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并对其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进行了介绍。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各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实际差异以及已有研究的结论进行比较,本文验证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的有效性。此外,为适应在较少比较对象情况下进行的比较研究,本文同时选用了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特色
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理论基础与内涵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内涵
2.2.1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2.2.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
3.2.1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
3.2.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阐释
3.3 比较分析方法选择
3.3.1 常用比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3.3.2 本文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4.1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原理
4.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4.1.2 聚类分析原理
4.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实例
4.2.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聚类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
5.1 灰色关联分析应用概况
5.2 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原理
5.2.1 灰关联分析的比较模型
5.2.2 均衡度与灰均衡关联度
5.2.3 均方根差法与加权灰均衡关联度
5.3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实例
5.3.1 灰关联系数
5.3.2 灰关联系数熵与均衡度
5.3.3 加权灰关联度与加权灰均衡关联度
5.3.4 计算结果及其比较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计算过程
附录B 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计算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谱聚类[J]. 郭昆,张岐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07)
[2]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 曹斌,林剑艺,崔胜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3)
[3]基于核心资本变迁的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研究[J]. 刘传江,王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3)
[4]我国各省市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杨玉秀,杨安宁.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01)
[5]基于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化县为例[J]. 杨洁,胡月明.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2)
[6]基于灰关联和层次分析法的永磁接触器合闸相角多级综合评判[J]. 任其文,林鹤云,汪先兵,房淑华,金平,毛万镈. 低压电器. 2009(21)
[7]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孙建华. 统计与决策. 2009(15)
[8]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地区建筑业竞争力[J]. 王家远,叶银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01)
[9]基于均方差-模糊综合评判复合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J]. 斯蔼,杜关记,王爽,李晓华,刘方. 地下水. 2009(01)
[10]泛珠三角九省区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侯品,王幼松,张雁. 建筑经济. 2008(10)
硕士论文
[1]中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D]. 朱五龙.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基于PCA-DEA模型的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胡瑞华.天津大学 2009
[3]我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 刘晓雁.天津大学 2008
[4]上海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徐燕君.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68080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特色
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理论基础与内涵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内涵
2.2.1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2.2.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
3.2.1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
3.2.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指标阐释
3.3 比较分析方法选择
3.3.1 常用比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3.3.2 本文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4.1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原理
4.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4.1.2 聚类分析原理
4.2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实例
4.2.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聚类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
5.1 灰色关联分析应用概况
5.2 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原理
5.2.1 灰关联分析的比较模型
5.2.2 均衡度与灰均衡关联度
5.2.3 均方根差法与加权灰均衡关联度
5.3 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实例
5.3.1 灰关联系数
5.3.2 灰关联系数熵与均衡度
5.3.3 加权灰关联度与加权灰均衡关联度
5.3.4 计算结果及其比较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计算过程
附录B 加权灰均衡关联分析计算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谱聚类[J]. 郭昆,张岐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07)
[2]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 曹斌,林剑艺,崔胜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3)
[3]基于核心资本变迁的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研究[J]. 刘传江,王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3)
[4]我国各省市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杨玉秀,杨安宁.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01)
[5]基于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化县为例[J]. 杨洁,胡月明.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2)
[6]基于灰关联和层次分析法的永磁接触器合闸相角多级综合评判[J]. 任其文,林鹤云,汪先兵,房淑华,金平,毛万镈. 低压电器. 2009(21)
[7]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孙建华. 统计与决策. 2009(15)
[8]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地区建筑业竞争力[J]. 王家远,叶银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01)
[9]基于均方差-模糊综合评判复合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J]. 斯蔼,杜关记,王爽,李晓华,刘方. 地下水. 2009(01)
[10]泛珠三角九省区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侯品,王幼松,张雁. 建筑经济. 2008(10)
硕士论文
[1]中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D]. 朱五龙.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基于PCA-DEA模型的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胡瑞华.天津大学 2009
[3]我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 刘晓雁.天津大学 2008
[4]上海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徐燕君.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68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16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