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农地边际化及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0 17:25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地利用自东向西逐渐出现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复种指数降低、集约度降低等粗放利用的现象,2003年以来的农业税费减轻至2006年农业税费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部农业区和西部地区的农地利用集约程度,但在东部地区和中部丘陵山区对农民种田积极性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揭示农地利用发生这些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及其对区域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湖北省通城县为例,在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取得的685份农户问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数理统计方法、实地考察与农户调查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法,研究了农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应,并提出了提高农地利用收益,减轻农地利用负面影响的农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户籍制度和环境制度改革措施。研究表明:(1)农地边际化是一种受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驱动作用的过程,一种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农地变得不再具有经济生产能力的过程。农地边际化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农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土地用途变化和土地经营制度变...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农地边际化及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1985年~2006年通城县农地利用复种指数

集约度,水田,纯收益,播种面积


介om1985to2006份纯收益︸U4nU,Jtz,山0,‘,.且,山曰..心二..月月..目压..曰二..几8586集约度96.82播种面积年份27.64199627.131997878827.1926.721998199989集约度163.31153.87150.44151.15143.71播‘J00,‘n,︸960000︸、︸呀峙月月00,‘l,‘︸O︸I口l呀月41.︸n几︸O八︸0,11,1.‘11..,‘9026.8728.01200020019127.682002纯收益118.01114.7265.1316.5728.4925.0930.68.07.53…967970…l5199213414513055.1993199420619951542003200420052006,OJ-诊,二.、︸O八︶矛6‘J尹01.曰︸、︸‘J,‘,山,‘,山.、口00︸I曰月产00八丫一00了Q0I八,n,八,n,.、︶67‘八,,r,‘,‘,兮月矛,.,产,矛,J,I,J矛O︸U一4t111-.︶︸月︸-,‘口..月...口二..口二..口二...口..月...自二..己二.口皿..月9623弓O八︸气」治日叹983092-0

集约度,纯收益,播种面积,年份


介Om1985to2006份纯收益播8586播种面积年份2.3719962.3119973.608.5187纯收益47.1843.7842.1826.772.602.58199814.298819999017.9119.512.312.042(X)020.771.02O了,产Qli了O八了,O沙Q才.…9914.60一2.76集约度41.7842.7848.0745.2243.7842.4547.8246.7540.2940.9242.6520012002·7.37·3.15232003·0.2120()42.46419.0821.742005515.66912(X)6·2.68·8.17集约度51.3055.5551.1348.9247.5349.7645.6228.7429.4329.9431.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惠农政策下丘陵山区农地边际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J]. 定光平,刘成武,黄利民.  地理研究. 2009(01)
[2]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度量: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 徐建玲.  农业经济问题. 2008(09)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对咸丰县退耕还林的思考[J]. 唐明榜,卢文静.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4]西南丘陵地区县域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江津区为例[J]. 李占军,刁承泰.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4)
[5]农地边际化进程理论和实证研究[J].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生态经济. 2008(08)
[6]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可行性分析[J]. 孙刚,赵骥民,房岩,隋华军,安永辉,杨校园.  生态经济. 2008(08)
[7]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植物种群演变动态研究[J]. 戴全厚,刘国彬,薛萐,兰雪,余娜.  西北农业学报. 2008(04)
[8]耕地撂荒及其定量分析[J].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咸宁学院学报. 2008(03)
[9]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吴建国,吕佳佳.  生态环境. 2008(03)
[10]从恩格尔系数和收入看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差异[J]. 李晓晨,连飞.  青海统计. 2008(02)

博士论文
[1]农地生态与农地价值关系[D]. 蔡银莺.华中农业大学 2007
[2]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研究[D]. 朱明仓.西南财经大学 2006
[3]农地城市流转及其决策研究[D]. 黄烈佳.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D]. 刘云慧.中国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贾旭燕.安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9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39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