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以中部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4 14:06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总是以大量占有、利用和浪费自然资源,进而破坏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三者的不可持续。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得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几年,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逐渐实现绿色增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对其区域绿色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中部六省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基于上述的认识与思考,本研究以区域经济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及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本质及内涵,构建区域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广泛收集数据资料,对中部地区的区域绿色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七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区域绿色竞争力研究背景及思路方法;第2章为区域绿色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对理论研究的回顾并进行简要评述;第3章为区域绿色...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以中部地区为例


中部六省2001至2010年区域绿色竞争力比较图

趋势图,山西省,趋势,趋势图


图 4-2 山西省 GDP 趋势图 4-3 山西省区域绿色竞争力趋势图2001 年至 2010 年,山西省区域绿色竞争力的综合评分一直为负数,低于地区的平均水平,呈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山西省绿色经济的发展相

趋势图,山西省,趋势图,区域


29图 4-3 山西省区域绿色竞争力趋势图2001 年至 2010 年,山西省区域绿色竞争力的综合评分一直为负数,低于地区的平均水平,呈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山西省绿色经济的发展相后。根据区域绿色竞争力各因子趋势图(图 4-4),近 10 年山西省区域绿色力中持续因子、健康因子与循环因子下降相对明显,环保因子与低碳因子保平趋势,生态因子有微弱的上浮。在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六大因子综合评价中续因子对山西省区域绿色竞争力的贡献度一直处于首位,环保因子的贡献度,这两大因子在中部地区相对领先,高于平均水平,说明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与实施,相对于其他因子比较强烈;但是,低碳因子态因子对山西省区域绿色竞争力的贡献度一直处于末位,拉低了整体水平,山西省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对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的意对薄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绿色竞争力影响因子的探索性分析[J]. 陈运平,黄小勇.  宏观经济研究. 2012(12)
[2]对西南五省区市的区域竞争力比较研究——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J]. 陈桃红.  中国经贸导刊. 2012(08)
[3]湖南省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陈国生,陆利军.  经济地理. 2011(12)
[4]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 诸大建,陈静.  现代城市研究. 2011(11)
[5]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 崔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9)
[6]基于AHP/DEA的农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J]. 康娟,薛丽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3)
[7]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胡大立,丁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2)
[8]企业低碳竞争力指数的构建[J]. 王皓.  商业时代. 2010(30)
[9]中国低碳竞争力评析与提升途径[J]. 陈晓春,陈思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10]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 付允,刘怡君,汪云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8)

硕士论文
[1]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D]. 龚发金.北京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7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47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