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6 08:13
食盐对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是人民大众之必需品,还体现在盐税是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出于稳定民食和保证财政收入等考虑,清代沿袭并发展前代做法,中央颁布一套食盐生产、运输、销售、管理及盐税收纳、缴交的制度,要求地方推行该套制度。食盐运销制度在地方的运行不仅是完成中央的指令,也会对地方社会尤其是地区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已有对清代盐政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制度的梳理与解读,研究制度是如何变迁的,少有学者注意到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本文利用盐法志、方志、民国年间的统计资料等原始材料,在对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对福建区域经济的影响。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几经变迁,经历了道光年间佥商、试办、官运制度的变化,再到同治四年(1865)票法的推行。食盐市场状况,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盐税的需求,官员、商人、民众等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行动等是促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而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也对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福建渔业等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论文研究认为:(1)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受到经济、社会、气候等方面的影...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30年清代盐业领域研究状况分布图
清代民国调查报告丛刊27》,作者结合本文研究实际做相应梳理。另外,从福建人口数量与食盐需求之间关系中也可以看出清代福建盐税岁额的非正常增长。福建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其人口数量剧增,乾隆十四年(1749),福建总人口数为7620429人。而到了嘉庆十七年(1812),福建人口增长到了14779158人,是乾隆十四年(1749)的近2倍,也即对食盐的需求量也增加了两倍,[94]但是从所收盐税的数量上看,并没有对应的增长。19世纪福建人口持续增加,但盐课的多寡却飘忽不定,盐课的数量并没有随着本省人口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如图4-1。图4-1清代福建人口数量与对应年份盐课数资料来源:《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作者结合本文研究实际做相应梳理。(注:1、此书中缺少同治五年、光绪六年、光绪十一年、光绪十六年以及光绪二十一年的人口数,本文将缺少的人口数按照缺少年份前后两年的平均数来计算;2、此书中记载光绪20年的人口数为20026000人,与此趋势明显背离,故将其作为异常值剔除)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初期人口与盐税存在正相关关系,如道光末年福建食盐运销制度改为官运以及同治年间福建票法试行之初,盐税的多少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改革后期,由于制度不完善、私盐泛滥、各利益集团钻制度的空子等原因导致制度并未按规定运行,从而使盐税严重减少,盐税的不规律增长中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综上,19世纪福建盐税收入在数量上经历了大起大落,大部分时间处于低迷的状态,欠项越积越多,体现出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的频频变迁,虽然短期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以及地方的财政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改革并没有达到持续改善国家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食盐贸易制度市场化倾向及其因缘[J]. 黄国信. 盐业史研究. 2019(03)
[2]新时代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评述[J]. 夏添,孙久文,宋准. 经济学家. 2019(09)
[3]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J]. 张亚彬,陈一琳. 前沿. 2019(04)
[4]耦合视角下大学学术创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任梅.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6)
[5]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 姜巍.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2)
[6]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迁:1978—2016[J]. 李言,毛丰付. 经济学家. 2019(02)
[7]回归式产业转移、制度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 周阳敏,桑乾坤.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1)
[8]《吴承明全集》(全6卷)[J]. 吴承明.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05)
[9]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J]. 崔志新.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5)
[10]清代会馆运营与商帮力量的互动——以福州绥安会馆为例[J]. 黄忠鑫.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02)
硕士论文
[1]乾嘉年间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D]. 李璐男.兰州大学 2019
[2]清代福建食盐运销制度研究[D]. 康茜.厦门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0978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30年清代盐业领域研究状况分布图
清代民国调查报告丛刊27》,作者结合本文研究实际做相应梳理。另外,从福建人口数量与食盐需求之间关系中也可以看出清代福建盐税岁额的非正常增长。福建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其人口数量剧增,乾隆十四年(1749),福建总人口数为7620429人。而到了嘉庆十七年(1812),福建人口增长到了14779158人,是乾隆十四年(1749)的近2倍,也即对食盐的需求量也增加了两倍,[94]但是从所收盐税的数量上看,并没有对应的增长。19世纪福建人口持续增加,但盐课的多寡却飘忽不定,盐课的数量并没有随着本省人口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如图4-1。图4-1清代福建人口数量与对应年份盐课数资料来源:《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作者结合本文研究实际做相应梳理。(注:1、此书中缺少同治五年、光绪六年、光绪十一年、光绪十六年以及光绪二十一年的人口数,本文将缺少的人口数按照缺少年份前后两年的平均数来计算;2、此书中记载光绪20年的人口数为20026000人,与此趋势明显背离,故将其作为异常值剔除)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初期人口与盐税存在正相关关系,如道光末年福建食盐运销制度改为官运以及同治年间福建票法试行之初,盐税的多少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改革后期,由于制度不完善、私盐泛滥、各利益集团钻制度的空子等原因导致制度并未按规定运行,从而使盐税严重减少,盐税的不规律增长中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综上,19世纪福建盐税收入在数量上经历了大起大落,大部分时间处于低迷的状态,欠项越积越多,体现出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的频频变迁,虽然短期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以及地方的财政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改革并没有达到持续改善国家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食盐贸易制度市场化倾向及其因缘[J]. 黄国信. 盐业史研究. 2019(03)
[2]新时代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评述[J]. 夏添,孙久文,宋准. 经济学家. 2019(09)
[3]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J]. 张亚彬,陈一琳. 前沿. 2019(04)
[4]耦合视角下大学学术创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任梅.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6)
[5]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 姜巍.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2)
[6]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迁:1978—2016[J]. 李言,毛丰付. 经济学家. 2019(02)
[7]回归式产业转移、制度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 周阳敏,桑乾坤.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1)
[8]《吴承明全集》(全6卷)[J]. 吴承明.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05)
[9]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J]. 崔志新.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5)
[10]清代会馆运营与商帮力量的互动——以福州绥安会馆为例[J]. 黄忠鑫.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02)
硕士论文
[1]乾嘉年间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D]. 李璐男.兰州大学 2019
[2]清代福建食盐运销制度研究[D]. 康茜.厦门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0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5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