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2 12:02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群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是目前中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开发区,更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向,同时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带,积极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21世纪全球经济新格局。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关注区域和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之间抱团发展促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着力提高生产力,对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乃至辐射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群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在各城市间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整个城市群发展进程。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呼应等研究方法,概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概况、特征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依据城市群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选取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两大发达城市群和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参照代表,对其发展现状区分不同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2.1 城市群理论
    2.2 区域经济理论
第3章 国内外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比较
    3.1 国外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2 国内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3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特点及现状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概述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特点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5.4 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6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6.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J]. 赵璟,党兴华.  系统管理学报. 2012(04)
[2]城市群交通网络层级结构与组团结构识别[J]. 李夏苗,王国明,胡正东,杨波.  系统工程. 2012(05)
[3]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价值及发展模式[J]. 赵凌云,杨明杏,董慧丽.  学习月刊. 2012(09)
[4]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化特征[J]. 陈永林,周炳喜.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02)
[5]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 魏后凯,成艾华.  江汉论坛. 2012(04)
[6]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201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 祝尔娟,邬晓霞.  经济学动态. 2012(02)
[7]城市化、区域创新集群与空间知识溢出——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J]. 姜磊,季民河.  软科学. 2011(12)
[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J]. 刘惠敏.  中国软科学. 2011(10)
[9]基于环境绩效的长三角都市圈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 张伟,吴文元.  经济研究. 2011(10)
[10]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研究[J]. 吕康娟,王娟.  中国软科学. 2011(08)

硕士论文
[1]城市群发展历程对比研究分析[D]. 黄俊.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0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60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