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府际合作模式和对策研究 ——以潍坊与青岛合作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3 12:43
加强城市政府间合作是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行政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对于提升合作城市乃至一个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府际合作模式,分析目前国内府际合作类型、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以潍坊与青岛两市为例,提出了两市开展府际合作的主要框架、目标和措施。本文指出,潍坊与青岛进行府际间合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半岛城市群建设决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推动两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强调,青潍府际间合作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以政府公共政策合作为基础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二是以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合作为基础的经济环境治理模式;三是以政府全流域保护政策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四是地方公共物品的合作供给模式。本文认为,目前潍坊青岛府际合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府际合作中难以实现“共同利益追求”;二是府际合作组织设置的制约;三是府际合作的组织体系不健全导致协调机制不完善;四是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五是考核激励机制缺少政府间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协调发展导向。...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3.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5.本文创新之处
第1章 我国府际合作的基本特征和进展
1.1 府际合作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
1.1.1 府际合作的客观依据
1.1.2 府际合作的理论基础
1.2 府际合作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1.2.1 府际合作对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确定城市发展定位中的作用
1.2.2 府际合作对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积极作用
1.3 国内外府际合作的基本模式
1.3.1 国外府际合作基本模式
1.3.2 我国府际合作的进展状况
1.3.3 我国府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2章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2.1 青潍府际合作的背景
2.1.1 青潍府际合作意向提出和确定的过程
2.1.2 青潍府际合作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位
2.2 青潍府际合作的战略意义
2.2.1 两城市之间具有府际合作的互补优势
2.2.2 两城市具有府际合作的广阔领域
2.2.3 两城市府际合作有利于山东半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2.4 两城市府际合作有利于促进青岛市极化作用
第3章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的模式和对策
3.1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的模式
3.1.1 以政府公共政策合作为基础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
3.1.2 以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合作为基础的经济环境治理模式
3.1.3 以政府全流域保护政策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3.1.4 地方公共物品的合作供给模式
3.2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3.2.1 制约因素
3.2.2 加强府际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以长三角为例[J]. 刘冬华,李琴.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论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 汪伟全. 公共管理学报. 2005(03)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外政府行为比较[J]. 贺显南. 国际经贸探索. 2005(02)
[4]斯密定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 杜贵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1)
[5]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问题研究[J]. 张永庆. 学习与实践. 2004(12)
[6]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J]. 陈广汉,李飒. 现代城市研究. 2004(07)
[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郑艳. 管理现代化. 2004(03)
[8]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制度整合[J]. 葛卫芬.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4(02)
[9]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评析与创新思考[J]. 胡永红,张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10]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谢晓波.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2)
本文编号:3282086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3.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5.本文创新之处
第1章 我国府际合作的基本特征和进展
1.1 府际合作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
1.1.1 府际合作的客观依据
1.1.2 府际合作的理论基础
1.2 府际合作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1.2.1 府际合作对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确定城市发展定位中的作用
1.2.2 府际合作对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积极作用
1.3 国内外府际合作的基本模式
1.3.1 国外府际合作基本模式
1.3.2 我国府际合作的进展状况
1.3.3 我国府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2章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2.1 青潍府际合作的背景
2.1.1 青潍府际合作意向提出和确定的过程
2.1.2 青潍府际合作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位
2.2 青潍府际合作的战略意义
2.2.1 两城市之间具有府际合作的互补优势
2.2.2 两城市具有府际合作的广阔领域
2.2.3 两城市府际合作有利于山东半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2.4 两城市府际合作有利于促进青岛市极化作用
第3章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的模式和对策
3.1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的模式
3.1.1 以政府公共政策合作为基础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
3.1.2 以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合作为基础的经济环境治理模式
3.1.3 以政府全流域保护政策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3.1.4 地方公共物品的合作供给模式
3.2 青岛与潍坊府际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3.2.1 制约因素
3.2.2 加强府际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以长三角为例[J]. 刘冬华,李琴.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论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 汪伟全. 公共管理学报. 2005(03)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外政府行为比较[J]. 贺显南. 国际经贸探索. 2005(02)
[4]斯密定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 杜贵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1)
[5]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问题研究[J]. 张永庆. 学习与实践. 2004(12)
[6]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J]. 陈广汉,李飒. 现代城市研究. 2004(07)
[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郑艳. 管理现代化. 2004(03)
[8]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制度整合[J]. 葛卫芬.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4(02)
[9]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评析与创新思考[J]. 胡永红,张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10]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谢晓波.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2)
本文编号:3282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8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