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

发布时间:2021-07-13 12:56
  中国和东盟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双方对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在加入WTO后与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将对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给与东盟各国地缘经济关系密切的西南民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西南民族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开辟了的无限美好的前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西南民族经济发展,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呢?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章阐述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代背景。共分为四个要点:(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使世界经济全局及各国各地区经济愈益受到这两大趋势的影响,并沿着这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二)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张演变,对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东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时代背景
    1.1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发展
        1.1.1 经济全球化是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大趋势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经阶段
    1.2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演变和影响
        1.2.1 欧洲联盟
        1.2.2 北美自由贸易区
        1.2.3 亚太经合组织
    1.3 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1 东盟经济合作发展概况
        1.3.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1.3.3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4 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1.4.1 美国经济衰退及其东亚战略的调整
        1.4.2 日本经济“领头雁”地位面临考验
        1.4.3 东盟各国的经济出现急剧波动
        1.4.4 中国经济“发动机”作用日益凸显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
    2.1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1 东盟内部的相对脆弱性
        2.1.2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
        2.1.3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
    2.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和障碍
        2.2.1 自由贸易区内部建设的问题
        2.2.2 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2.2.3 东盟区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2.2.4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干预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容
        2.3.1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
        2.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
        2.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内容
        2.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能作用
        2.4.1 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4.2 为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2.4.3 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3.1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析
        3.1.1 马来西亚: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的“福地”
        3.1.2 新加坡: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跳板”
        3.1.3 泰国:中国水果、玩具的“超级市场”
        3.1.4 印尼: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的舞台
        3.1.5 越南:中国7类企业近水楼台可得“越”
        3.1.6 菲律宾:中国3类企业寻找商机的“肥田”
        3.1.7 缅甸:中国农林企业合作的“优质”伙伴
        3.1.8 柬埔寨: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的新乐园
        3.1.9 文莱:中国优势企业细分市场能“掘金”
        3.1.10 老挝:中国初级工业产业转移的新天地
    3.2 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应对策略
        3.2.1 东盟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
        3.2.2 东盟各国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1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4.1.1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4.1.2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1.3 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4.1.4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时代机遇
        4.2.1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
        4.2.2 自由贸易区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4.2.3 自由贸易区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4.2.4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
        4.2.5 自由贸易区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4.3 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
        4.3.1 有利条件
        4.3.2 制约因素
    4.4 西南民族地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
        4.4.1 大通道战略
        4.4.2 大通信战略
        4.4.3 大经贸战略
        4.4.4 大口岸战略
        4.4.5 走出去战略
        4.4.6 政策倾斜战略
        4.4.7 特色经济战略
        4.4.8 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积聚核
    5.1 广西、云南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5.1.1 桂滇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枢纽
        5.1.2 桂滇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资源相对富集的区域
        5.1.3 桂滇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5.1.4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5.2 桂滇力争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
        5.2.1 桂滇关于东盟“桥头堡”的角逐与较量
        5.2.2 广西面向东盟确立的国际发展取向
        5.2.3 云南针对东盟确立的大发展思路
        5.2.4 加强桂滇区域合作,共建桂滇自由贸易区
    5.3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南民族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5.3.1 南、贵、昆三市在西南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5.3.2 南贵昆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5.3.3 南贵昆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5.4 南贵昆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聚核的发展对策
        5.4.1 加快南贵昆经济区内部的整合进程
        5.4.2 积极参与构建“9+2”泛珠三角经济区
        5.4.3 全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5.4.4 切实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盟+1:从“内部全球化”到“外部全球化”[J]. 李永宁.  开放时代. 2002(06)
[2]中国石油:事关战略安全[J]. 单卫国.  世界知识. 2002(21)
[3]对当前亚洲经济形势的若干看法——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聚焦[J]. 陆建人.  当代亚太. 2002(05)
[4]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和前景[J]. 曹云华.  东南亚研究. 2002(01)
[5]全球化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J]. 贾都强.  当代亚太. 2001(04)
[6]香港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探析[J]. 吴崇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7]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J]. 梁清兆.  南方经济. 2000(05)
[8]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及香港地区之间工业互补与合作[J]. 朴光姬.  管理世界. 1999(06)
[9]世纪之交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再定位及其重要特征[J]. 宋德星.  国际论坛. 1999(05)
[10]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南北经济关系——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实证分析[J]. 姜凌.  财经科学. 1999(05)



本文编号:3282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82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