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差异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22 23:33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剖析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间存在最优匹配特征,理论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专业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外部效应。本文采用200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2016年企业数据,通过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不同行业层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表明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特征,精准定位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而不是"从众性"的抢高端人才;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才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在激发和培养企业精神上,完善营商环境,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正外部效应;企业家受教育程度、职工培训投入、雇佣员工质量、企业资本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精神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着结构性差别。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20,3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模型与机制分析
1.1 模型设定
1.2 均衡条件下,区域内劳动者的职业选择
1.3 均衡条件下区域间的消费、住房及空间流动性
2 区域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2.3 人力资本结构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实证分析
3 企业实证分析
3.1 计量模型设定
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3.3 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对企业产出的实证分析
3.4 基于不同行业下企业的稳健性检验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J]. 刘智勇,李海峥,胡永远,李陈华. 经济研究. 2018(03)
[2]人口转变、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J]. 郭凯明,余靖雯,龚六堂. 经济学(季刊). 2016(03)
[3]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J]. 刘榆,刘忠璐,周杰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J]. 何菊莲,李军,赵丹. 教育与经济. 2013(02)
[5]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 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 中国软科学. 2011(02)
[6]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 单豪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7]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J]. 李亚玲,汪戎. 管理世界. 2006(12)
[8]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 张一力. 经济学动态. 2005(07)
[9]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 王小鲁,樊纲. 经济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298124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20,3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模型与机制分析
1.1 模型设定
1.2 均衡条件下,区域内劳动者的职业选择
1.3 均衡条件下区域间的消费、住房及空间流动性
2 区域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2.3 人力资本结构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实证分析
3 企业实证分析
3.1 计量模型设定
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3.3 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对企业产出的实证分析
3.4 基于不同行业下企业的稳健性检验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J]. 刘智勇,李海峥,胡永远,李陈华. 经济研究. 2018(03)
[2]人口转变、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J]. 郭凯明,余靖雯,龚六堂. 经济学(季刊). 2016(03)
[3]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J]. 刘榆,刘忠璐,周杰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J]. 何菊莲,李军,赵丹. 教育与经济. 2013(02)
[5]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 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 中国软科学. 2011(02)
[6]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 单豪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7]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J]. 李亚玲,汪戎. 管理世界. 2006(12)
[8]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 张一力. 经济学动态. 2005(07)
[9]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 王小鲁,樊纲. 经济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298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9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