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22 21:36
随着中韩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贸联系的不断深入,中韩相互间的市场依赖度也日益加深,同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东亚区域双边自贸协定的发展,使中韩两国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日益加强。中韩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互补性的基础,在直接投资结构以及在贸易结构上也反应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在不断加强。本文在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进展上,分析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要求,并对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分产业或部门逐步推进、局部区域先行合作、进行贸易自由化试点等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进展状况
2.1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民间研究阶段
2.2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管产学联合研究阶段
2.3 中韩投资六次联席会议概况
第3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分析
3.1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双边自贸协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3.2 中韩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4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4.1 中韩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基础性作用
4.2 中韩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
4.3 中韩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5章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
5.1 分产业或部门逐步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
5.2 局部区域的贸易自由化试点为中韩自由贸易区奠定基础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韩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 魏巍. 预测. 2010(01)
[2]中国蔬菜对韩出口竞争力及贸易空间的拓展——以美国为参照[J]. 凌华,王凯.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1)
[3]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 蔡宏波.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1)
[4]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现实论证[J]. 王小娟,狄乾斌.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1)
[5]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试论东北振兴计划与“中韩港”合作[J]. 王成至,李镕彬. 东北亚论坛. 2010(01)
[6]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 张艳春,梁雪,肖新越,崔振东.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4)
[7]从零部件贸易看中日韩分工差异[J]. 佟家栋,白雪飞. 国际贸易问题. 2009(12)
[8]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FTA贸易扩大效应研究[J]. 魏巍. 商业研究. 2009(12)
[9]中韩贸易逆差问题之我见[J]. 池学勇. 长春大学学报. 2009(11)
[10]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王雪燕,戴士权. 改革与战略. 2009(09)
本文编号:3297948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进展状况
2.1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民间研究阶段
2.2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管产学联合研究阶段
2.3 中韩投资六次联席会议概况
第3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分析
3.1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双边自贸协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3.2 中韩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4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4.1 中韩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基础性作用
4.2 中韩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
4.3 中韩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5章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
5.1 分产业或部门逐步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
5.2 局部区域的贸易自由化试点为中韩自由贸易区奠定基础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韩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 魏巍. 预测. 2010(01)
[2]中国蔬菜对韩出口竞争力及贸易空间的拓展——以美国为参照[J]. 凌华,王凯.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1)
[3]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 蔡宏波.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1)
[4]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现实论证[J]. 王小娟,狄乾斌.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1)
[5]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试论东北振兴计划与“中韩港”合作[J]. 王成至,李镕彬. 东北亚论坛. 2010(01)
[6]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 张艳春,梁雪,肖新越,崔振东.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4)
[7]从零部件贸易看中日韩分工差异[J]. 佟家栋,白雪飞. 国际贸易问题. 2009(12)
[8]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FTA贸易扩大效应研究[J]. 魏巍. 商业研究. 2009(12)
[9]中韩贸易逆差问题之我见[J]. 池学勇. 长春大学学报. 2009(11)
[10]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王雪燕,戴士权. 改革与战略. 2009(09)
本文编号:3297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9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