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0:11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等经济科学,它受国家内部特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内部各个地区对其发展、探索的方式也不尽相同。2013年9月至10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为中国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伴随着经济趋势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曾经以工业化为导向的单一模式逐渐演变成由工业化和产业聚集与城市聚集化联动的新机制。其中高强产业聚集与高强产品分工成为了引领区域经济增长核心要素指标。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内在的互动发展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区域创新技术和产品分工等方面入手依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推导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原理并为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一)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
五、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
(二)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五)推进区域产业集群经营国际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经济发展:全球价值链与国家价值链的不同效应[J]. 崔向阳,袁露梦,钱书法. 经济学家. 2018(01)
[2]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机理分析[J]. 安虎森,Muhammad Imran.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2)
[3]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J]. 张强,黄森,蒲勇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城市网络与城市经济增长[J]. 覃成林,桑曼乘. 学习与实践. 2015(04)
[5]高新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模型构建及创新机制分析[J]. 李琳,兰婷,郑利. 社会科学家. 2006(01)
[6]区域创新环境与企业发展研究[J]. 张文忠,李业锦. 软科学. 2003(06)
本文编号:3340235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一)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
五、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
(二)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五)推进区域产业集群经营国际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经济发展:全球价值链与国家价值链的不同效应[J]. 崔向阳,袁露梦,钱书法. 经济学家. 2018(01)
[2]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机理分析[J]. 安虎森,Muhammad Imran.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2)
[3]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J]. 张强,黄森,蒲勇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城市网络与城市经济增长[J]. 覃成林,桑曼乘. 学习与实践. 2015(04)
[5]高新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模型构建及创新机制分析[J]. 李琳,兰婷,郑利. 社会科学家. 2006(01)
[6]区域创新环境与企业发展研究[J]. 张文忠,李业锦. 软科学. 2003(06)
本文编号:3340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4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