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13:35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表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与金融发展程度有关。前人研究大多从整个金融行业角度入手,并且将区域经济体作为“孤岛”来研究,忽视了区域间的空间联系。本文从分行业角度研究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地区金融发展对相邻地区的空间影响效应,以及纳入空间因素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以期发现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空间效应,为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以四大经济板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总体比较和各指标Theil测度来研究区域金融总体差异和分行业区域差异的特征,发现区域内部差异始终明显大于区域间差异,银行业区域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东部、东北部和中部;证券市场区域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2000—2001年)转化为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2002—2006年);保险业区域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东部、东北部和中部。第二,基于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省际数据研究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发现Moran’sⅠ值呈现降低—升高—趋于平稳的态势,区域金融发展呈现空间上的“核心—边缘”辐射状态,即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向外扩散的趋势...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2年我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的局部Moran聚集地图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进过程,将基于3个年份的计算结果绘制成图,如下文的图4.4(1998年),图4.5(2002年)和图4.6(2006年)所示。
图4.62006年我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的局部Moran聚集地图以上图4.4一4.6显示,局部空间相关性较为显著的省份在空间上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部分区域都分布在HH和LL两种空间自相关类型。具有高的局部Moran’51且检验结果较为显著的“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为江苏、浙江、北京、天津为主,演进趋势没有太大变化;而具有低的局部Moran、I且检验结果较为显著的“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为主,并且“冷点”地区呈现由东北一西北向西南地区演进的趋势。4.3我国区域金触的空间集聚模式从我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的全局Moran’sI统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省份金融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并且这种空间相关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同时,通过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金融业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空间集聚模式。那么,根据上文的实证结果,我们更一步来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 马骊. 统计与决策. 2007(19)
[2]金融业集群发展研究——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J]. 彭小兵,杨雯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3]基于根植性的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 张凤超.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7(09)
[4]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 王倩. 技术与市场. 2007(08)
[5]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 曾庆泳,陈忠暖. 经济地理. 2007(04)
[6]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研究——基于省际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计量分析[J]. 梁晓艳,李志刚,汤书昆,赵林捷. 科学学研究. 2007(03)
[7]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 吴玉鸣. 世界经济文汇. 2007(02)
[8]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 鲁凤,徐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9]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J]. 王修华. 经济地理. 2007(02)
[10]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分析——兼析宏观调控的区域影响[J]. 许峻. 金融纵横. 2007(03)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 支大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51509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2年我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的局部Moran聚集地图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进过程,将基于3个年份的计算结果绘制成图,如下文的图4.4(1998年),图4.5(2002年)和图4.6(2006年)所示。
图4.62006年我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的局部Moran聚集地图以上图4.4一4.6显示,局部空间相关性较为显著的省份在空间上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部分区域都分布在HH和LL两种空间自相关类型。具有高的局部Moran’51且检验结果较为显著的“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为江苏、浙江、北京、天津为主,演进趋势没有太大变化;而具有低的局部Moran、I且检验结果较为显著的“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为主,并且“冷点”地区呈现由东北一西北向西南地区演进的趋势。4.3我国区域金触的空间集聚模式从我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的全局Moran’sI统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省份金融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并且这种空间相关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同时,通过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金融业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空间集聚模式。那么,根据上文的实证结果,我们更一步来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 马骊. 统计与决策. 2007(19)
[2]金融业集群发展研究——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J]. 彭小兵,杨雯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3]基于根植性的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 张凤超.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7(09)
[4]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 王倩. 技术与市场. 2007(08)
[5]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 曾庆泳,陈忠暖. 经济地理. 2007(04)
[6]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研究——基于省际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计量分析[J]. 梁晓艳,李志刚,汤书昆,赵林捷. 科学学研究. 2007(03)
[7]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 吴玉鸣. 世界经济文汇. 2007(02)
[8]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 鲁凤,徐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9]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J]. 王修华. 经济地理. 2007(02)
[10]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分析——兼析宏观调控的区域影响[J]. 许峻. 金融纵横. 2007(03)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 支大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5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5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