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21:35
以2006—2017年贵州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时空跃迁等方法,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探究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7年,Global Moran’s I 指数由0.149上升到0.311,说明贵州省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空间依赖性呈上升趋势,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呈缩小的趋势;贵州省县域经济具有"集聚"和"分异"并存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2006—2017年,H-H集聚县域由18个减少到14个,L-L集聚县域由34个增加到41个,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增强;2006—2017年有55个县发生类型Ⅳ跃迁,占全部县域的69.62%,说明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关联结构和集聚特征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县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县域的影响较小,即贵州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锁定或路径依赖特征;2006—2017年,High-High集聚县域由3个增加到7个,Low-Low集聚县域由8个减少到6个,但贵州省大部分县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贵州省大部分县...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0,34(06)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06—2017年贵州省县域人均GDP全局Moran’s I
选择2006年和2017年 2 a横截面数据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利用ArcGIS软件绘制Moran散点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见图2。分析图2可知,贵州省县域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依赖特征,即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域被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域包围(H-H集聚),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被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包围(L-L集聚);H-H集聚和L-L集聚的县域数量较多,而低高集聚(L-H)和高低集聚(H-L)的县域数量相对较少。随着时间的演进,各集聚类型县域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均存在动态变化。具体表现为:2006年,属于H-H集聚和L-L集聚类型的县域分别有18个和34个,占贵州省县域总数的65.8%,而L-H集聚和H-L集聚类型的县域占34.2%。H-H集聚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一带、贵州省的西南部和铜仁市周边;L-L集聚的县域分布较广,主要包括贵州省的东北部、东南部和毕节市的部分县域。2017年和2006年相比,H-H集聚的县域减少了4个,L-L集聚的县域增加了7个,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空间聚集程度有所增强,经济空间差异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各集聚类型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H-H集聚的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贵阳-遵义一带,L-L集聚县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近年来,黔中城市群、贵安新区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大数据中心落户贵阳促进贵州中部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其发展成为经济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县域的经济发展。
Moran散点的空间分布图仅能显示县域的局部空间关联类型,但无法直观反映其随时间的转移变化,故进一步采用时空跃迁分析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局部空间关联结构的空间转移特征及其空间稳定性,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图3可知,2006—2017年有55个县发生类型Ⅳ跃迁,占全部县域的69.62%,发生类型Ⅰ、类型Ⅱ和类型Ⅲ跃迁的县域分别是5,14,5个。这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关联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即贵州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锁定或路径依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欠发达省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以贵州省9市、州为例[J]. 张伟,徐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贵州省市州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 荣城,贾艳红. 地理信息世界. 2019(02)
[3]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J]. 高翯,王士君,谭亮. 地理科学. 2017(11)
[4]西部内陆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以重庆为例[J]. 郭源园,李莉. 地理研究. 2017(05)
[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J]. 任启龙,王利,李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1)
[6]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J]. 何燕子,王欢芳,刘嘉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J]. 魏晓旭,赵军,魏伟,颉斌斌. 干旱区地理. 2015(06)
[8]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J]. 刘晓婷,陈闻君. 中国沙漠. 2015(04)
[9]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J]. 王少剑,王洋,赵亚博. 地理科学. 2014(10)
[10]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化[J]. 张士杰,陈洁.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352185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0,34(06)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06—2017年贵州省县域人均GDP全局Moran’s I
选择2006年和2017年 2 a横截面数据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利用ArcGIS软件绘制Moran散点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见图2。分析图2可知,贵州省县域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依赖特征,即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域被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域包围(H-H集聚),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被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包围(L-L集聚);H-H集聚和L-L集聚的县域数量较多,而低高集聚(L-H)和高低集聚(H-L)的县域数量相对较少。随着时间的演进,各集聚类型县域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均存在动态变化。具体表现为:2006年,属于H-H集聚和L-L集聚类型的县域分别有18个和34个,占贵州省县域总数的65.8%,而L-H集聚和H-L集聚类型的县域占34.2%。H-H集聚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一带、贵州省的西南部和铜仁市周边;L-L集聚的县域分布较广,主要包括贵州省的东北部、东南部和毕节市的部分县域。2017年和2006年相比,H-H集聚的县域减少了4个,L-L集聚的县域增加了7个,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空间聚集程度有所增强,经济空间差异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各集聚类型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H-H集聚的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贵阳-遵义一带,L-L集聚县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近年来,黔中城市群、贵安新区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大数据中心落户贵阳促进贵州中部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其发展成为经济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县域的经济发展。
Moran散点的空间分布图仅能显示县域的局部空间关联类型,但无法直观反映其随时间的转移变化,故进一步采用时空跃迁分析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局部空间关联结构的空间转移特征及其空间稳定性,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图3可知,2006—2017年有55个县发生类型Ⅳ跃迁,占全部县域的69.62%,发生类型Ⅰ、类型Ⅱ和类型Ⅲ跃迁的县域分别是5,14,5个。这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关联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即贵州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锁定或路径依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欠发达省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以贵州省9市、州为例[J]. 张伟,徐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贵州省市州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 荣城,贾艳红. 地理信息世界. 2019(02)
[3]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J]. 高翯,王士君,谭亮. 地理科学. 2017(11)
[4]西部内陆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以重庆为例[J]. 郭源园,李莉. 地理研究. 2017(05)
[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J]. 任启龙,王利,李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1)
[6]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J]. 何燕子,王欢芳,刘嘉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J]. 魏晓旭,赵军,魏伟,颉斌斌. 干旱区地理. 2015(06)
[8]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J]. 刘晓婷,陈闻君. 中国沙漠. 2015(04)
[9]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J]. 王少剑,王洋,赵亚博. 地理科学. 2014(10)
[10]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化[J]. 张士杰,陈洁.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35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52185.html